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五老风采

撒播一生的爱

——记分宜县分宜镇关心下一代“五老”干部袁茂英同志

初次与袁茂英见面,心灵便被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所“撼动”。采访中,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图名,不图利,图的是继续发挥余热,为党多做点工作,为关心青少年成长多做一点贡献”。 分宜第二小学的许多教师,认为袁茂英老师很“另类”:作为学校编外的关工委委员,20年来她从来没有向学校要过一分钱报酬,也没有在学校用过餐,哪怕是一顿便饭。

袁茂英,分宜镇关工委关爱报告团成员兼泗水路社区关工委委员。1933年生于宜春市寨下乡横塘村,52年—83年先后在分宜高岚金江石、杨桥顾村、双林下院等农村中小学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9年被宜春地区授予文教标兵“三八”红旗手,60年6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并荣获全国少年儿童先进工作者称号,7月被中科院江西分院聘请为兼职研究员。83年—90年任分宜县第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期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被省教委、团省委授予“关心支持少先队工作的好书记、好校长”和“江西省学校德育先进个人”,还光荣当选为分宜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八届、九届常务会委员,新余市第二届政协委员,中共新余市第二、第三次党代会代表,中共江西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执着:普法也要从娃娃抓起

袁茂英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桃李满天下,底蕴深厚,见解独到,她始终认为:有法乃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可塑性很大。关工委工作应高擎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合格健康下一代的大旗,着力加强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家庭教育,引导教育他们从小牢固树立起科学的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普法也要从娃娃抓起,要把法制教育、普法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一个家庭。

1990年6月,退休后的袁茂英老人没有赋闲在家,享受晚年生活,而是人老心不老,人退志不退,充分发挥老当益壮、老骥伏枥的精神,积极融入到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二十年来,她先后担任过分宜县关工委委员、分宜镇文教巷社区及泗水路社区关工委委员,并一直兼任“娘家”分宜二小关工委委员。从从事关工委工作第一年开始,她每到一处都会主动帮助其所在关工委详细制定工作计划,鼓励指导他们以青少年为对象,以普法为工作主要内容,以宣讲报告为关爱途径,大力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在长期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她越来越感觉到新形势下的普法教育,应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长教育。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在各级关工委的支持下,她积极协助分宜镇6大社区都及时启动成立了社区家长学校,每年在家长中开展了《十要十不要》家庭教育普法知识竞赛,并注重典型引路、现身说法,邀请优秀家长在会上介绍他们的“十要十不要”家庭互动成效,激励大家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同时,她还不断总结经验,升华认识,提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普法教育一定要有针对性、多样性、横向型、示范性等特点,其撰写的《浅谈家庭教育中的法制教育》论文曾获市级大奖。

李民是一位家住文教巷社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每天放学回家经常喜欢伙同高年级的几名学生,故意在巷道上安置铁钉或弹射路灯,行为习惯极为败坏,周围居民告状不断,学校数次通知家长要求李民退学。每一次面对学校的指令,李民父亲总是恼羞成怒,不是责骂儿子就是责骂妻子,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致使夫妻关系2002年走到了感情的边缘,走进了法院。袁茂英老人获知情况后,立即送“法”上门,一边语重心长地给李民辅导有关法律知识,指出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帮助其改邪归正,一边给家长讲解粗暴打骂、体罚孩子的危害,讲述夫妻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严重后果,吸收家长积极参加社区家长学校学习班,聆听优秀家长的经验做法。通过感化教育,李民父亲深有感触地表示:过去的一切只怪自己不懂“法”,今后,我一定要向优秀家长学习,努力改变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急不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加强行为养成,提高学习成绩,使孩子在一个轻松愉快、和睦团结的家庭环境中学习。他主动到法院收回了自己的离婚上诉书,并向妻子检讨了自己的错误行为。从此使家庭破镜重圆,夫妻重归于好,孩子学业有成,2008年李民还考上了省内一所重点大学。

去年是伟大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分宜镇关工委决定以此为契机,决定在全镇各社区、学校对广大青少年及其家长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爱国主义及普法思想教育。作为镇关工委关爱报告团成员的袁茂英老人又一次主动请缨,承担起来了全部宣讲任务。为保证宣讲效果,她积极根据少年儿童喜欢听故事、看图片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搜集资料,猎取英雄典型人物事迹,编写了一篇长达4600多字的爱国主义普法宣讲稿。在分宜镇关工委领导的陪同下,足迹踏遍了镇所有的中小学、社区,并深入分宜二小、三小作了两场精彩的宣讲报告,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分宜二小一位多年来倾听袁茂英讲课的女教师非常关心老人的身体,一次半开玩笑地问:老校长,您这么大年纪,还一直坚持给学生上课,您图的是什么呀?袁茂英老人深切地表示:我不图名,不图利,图的是继续发挥余热,为党多做点工作,为关心青少年成长多做一点贡献。

寒来暑往二十载,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到家庭,面对学生和家长,四处奔波的袁茂英老人不知道自己写了多少篇演讲稿,作了多少场宣讲报告。

无悔:别人的幸福就是我的快乐

熟悉袁茂英的人都说袁老师在校是个好教师、好领导,在家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在街坊更是个不多得的好邻居。

1995年2月,一场灾难突然搅乱了袁老师的家,自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丈夫不幸突发脑梗塞,虽然抢救及时,但却落下了严重的中风偏瘫,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饮食起居都必须要有一个人在身边悉心照顾。此时,一边是身患重病的丈夫,一边是割舍不断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袁茂英老人处在取舍难了的境地。前思后想,她毅然决定合理调整时间,争取每天上午在家里尽力处理完家务,下午再到社区、学校进行关工委各项工作。

张维是一个玩性很重的四年级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语、数成绩也一直不够理想,父母着实着急,生怕考不上初中。袁茂英获悉情况后,主动找到孩子父母,做起了张维小朋友的辅导老师,安排利用每周一、三、五和星期日下午为其补课。通过近一年的耐心辅导,张维毕业时最后高分考取了分宜一中。看到孩子的进步,张维的父母笑了,袁茂英也笑了。

1998年11月,屋漏偏遭连夜雨。袁茂英家仅在身边照顾两位老人的小儿子原分宜水泥厂电力车间主任黄小文,由于连续加班加点一星期,终因体力不支,劳累过度,昏倒在车间现场,造成出血性脑梗塞,致使记忆力丧失,语言不清,身体右半边瘫痪。面对家庭噩运的袭击,面对一老一少瘫痪在床的两位亲人,远在外地深爱双亲的儿女都生怕母亲再出现什么意外,经常不间断地写信致电苦苦哀求母亲务必辞去关工委工作,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并与失业的小儿媳一起精心照顾好父亲和弟弟。2004年6月,袁茂英老人实在拗不过子女的一次次哀求,难舍地辞去了文教巷关工委工作。可是停歇不到一个月,她又主动就近加入到了泗水路社区关工委,并肩负起了社区关工委副主任职务。面对子女的“质询”,她在电话中逐一告诉不在身边的儿女,说现在社区距离近,根本不会影响两位病人的照料。

封建军是泗水路社区一名“两劳”回籍人员,结合创业及发家致富的经历,回想起袁茂英老人对他的关爱,他总是感慨涕零,他说:没有袁老师就没有自己的今天。当初劳教释放回来,是袁老师帮助自己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并先期垫付资金租赁店面,使自己开起了一个饮食店,赚取了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

可惜令人痛惜的是,2005年,好心人袁茂英饱受十年病魔折磨的丈夫的病情并没有在妻子的细心照料中出现好转,恶疾的加剧导致其双目失明。2008年,袁茂英相伴一生的丈夫在黑暗中离开了人世,看着逝去的伴侣,袁茂英老人难掩悲伤的心情,留下了痛苦的眼泪。面对政府冷暖相知给予小儿媳就业岗位的关怀,她选择了放弃。几天后,只见她的身影又出现在一个个社区、一个个学校。

“母亲只生养了我的身,而党却培养了我,我要把一生献给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袁茂英老人总是这样无尽地撒播自己一生的爱,积极践行着一个老人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