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五老风采

不用扬鞭自奋蹄 倾情关爱下一代

——记赣州市会昌县小密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廖祖彬

会昌县小密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廖祖彬同志,是一名有着四十五年党龄的老党员。1995年从乡镇林管站站长岗位上退休回家后,15年如一日,以无私和大爱情怀,始终把关心下一代成长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创造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不平凡业绩,先后被评为全市“劳动模范”,市“十大道德标兵”,市“十大新闻人物”,全省“五好党员”,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他关心、关爱、关注青少年成长成才,概括起来有六大亮点:

一、创办教育基金会,为青少年成长建立激励机制

1997年,廖祖彬与几名志同道合的退休干部发起创立了小密教育基金会。这是一个纯民间的公益基金组织,没有政府拨款,没有公权力,没有工作报酬,完全靠个人努力,带领一班人走过了13年风雨历程。理事会成员换了好几拨,而廖祖彬始终站在第一线,累计募集善款24万多元,绝大部分都是他磨嘴皮、练脚板得来的。廖祖彬很敬业,也很有门道,在他的努力联系下,美籍华侨、美国全美华人教育文化基金会成员曾永煌为小密村的11名贫困学生解决了初中生每学期400元、小学生每学期300元的助学款,并表示,可以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到高中甚至大学毕业。小密基金会至今已举行13次助学奖励大会,累计奖励小密籍研究生20人,大学生129人,中专生16人,中小学三好学生248人次,中小学教师52人次,救助特困生11人,残疾学生3人,组织结对资助21人。他在助学奖励大会上深情地对同学们说:“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金钱有限,真情却无价,你们感恩回报的最好方式,就是奋发努力,立志成才,以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回报社会和家乡父老。”他经常勉励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勤奋塑造明天,这也正是他创办教育基金会的初衷。

二、创办“留守孩成长乐园”,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建立活动平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批中青年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成为一大社会难题。这些缺少父母亲情的孩子一般比较娇气、任性,有的甚至沾染上社会不良习气。廖祖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家人的支持下,于1998年春,办起了全县第一所“留守孩成长乐园”,动员邻近村组的学生利用假日集中到他家里学习,当起了义务辅导员。学员由最初的五、六人发展到现在的五十多人,先后有205名学生入园学习。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中,有20人考入县重点初中,24人考入县重点高中,19人考取大学。去年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前10名中,有6名是这里的学员,四年级前4名中,全部是这里的学员。许多孩子到了这里,不但学知识,更是学做人,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提高以后,就象换了一个人。有位叫严地长的小朋友,从小寄养在外祖父母家里,原以为生活在西江镇条件好,不料读到小学四年级反而成了留级生。回到小密后报名参加了成长乐园学习,进步非常快,不但字写得好,而且画画得好,从初一开始,学习成绩也成为年级第一名。

三、创办家庭图书室(农家书屋),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看到许多农村孩子上学之余无书可看,无所事事,有的甚至沾染赌博、玩游戏机等不良习气。为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廖祖彬于2000年冬,自筹资金建起一间题名为“青松阁”的家庭图书室,除自购一部分书外,还向社会各界募捐书籍,得到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成为名副其实的农家书屋。至今已拥有各类图书报刊一万余册,免费向社会开放,受到农村青年特别是孩子们的青睐。每周开放日,来这里阅读、借书的人络绎不绝,成为新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据统计,10多年来到青松阁借书的青少年有二万多人次。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观念更新了,视野更广了,知识更丰富了,这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四、关爱弱势群体,为十字路口的青少年助一臂之力

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大多面临人生十字路口的艰难选择,并因此有可能决定一生的命运。廖祖彬助人为乐,乐此不疲,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一位初中生以高分考入某卫校,却因脚有残疾而被拒收。廖祖彬闻讯后五上会昌,六下赣州,找了三十多个单位盖了七个公章,前后花了二十二天时间,终于为他办妥了入学手续,毕业后又在分配、成家等方面给予鼎力相助,使这位青年成家立业,彻底改变了命运。一对失去双亲的孤儿面临失学,廖祖彬发起专项募捐活动,募得善款八千余元,又多次到校方反映情况,请求救助,使哥哥得以完成大专学业,弟弟进入职业中专学习,享受全免费待遇。一位患骨髓炎辍学在家三年的初中生,家庭因为他治病负债三万多元,无力继续治疗,在绝望中得到廖祖彬的帮助,为他联系学修理手艺,又牵线搭桥亲自送他到江西慈善学院读书,享受国家免费待遇。环境变了,心情好了,病腿竟不治而愈,毕业后以所学知识到广东从事木雕工作,每月能拿一、二千元工资,身临绝境的小青年重新焕发了生机,如今已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生活。一位父子均有残疾的小朋友受到廖祖彬的特别关爱,为他联系免费治好了唇裂,又动员一位在小密开矿的外地老板进行结对资助。总之,所有得到过廖祖彬帮助的人,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五、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

廖祖彬身兼小密初中和中心小学家长学校副校长职务,深知做好沟通工作的重要性。他除了应邀到学校上思想品德课以外,还经常到学校了解优生和差生情况,找学生家长了解情况,并把情况详细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学生情况备忘录”。发现好的典型推荐到家长学校介绍经验;发现家长用打骂的方法管教孩子,就上门耐心做启发引导工作;发现孩子厌学逃学,就动员他们到“留守孩成长乐园”学习,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培养学习兴趣。近年来,他还利用组织开展老年体协活动的机会,请素质好的老干部、老党员给孩子们做忆苦思甜报告,进行传统教育。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提高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六、注重硬件建设,为孩子们提优良的成长环境

在廖祖彬的多方争取下,他所在的大湾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他被推选为理事长。他有三个儿子,都有工作和房子,拆了旧房要不要建新房,全家意见不一致。他自己的退休工资仅有八百多元,退休后长期为公益事业出钱出力,毫无积蓄,若要建新房,就要子女出钱。他召开家庭会议,耐心做说服工作,统一认识,筹集资金二十多万元,在老宅基地上,建起了一栋面积达四百二十多平方米的漂亮“洋楼”。新楼建成后,一层辟为“留守孩成长乐园”,二层辟为老干部、老年体协活动室,在这里可以读书看报、看电视、VCD,还可以进行各种文体健身活动,而他自己还是住在面积只有十多平方米的旧房子里。社会上有人说廖祖彬“傻”,不知图什么。他说:“我不图名,不图利,只图孩子们快乐成长,老年人幸福生活。”

廖祖彬经常说:“关心下一代是我的心愿,关心下一代是我的责任,关心下一代是我的追求,关心下一代是我的热爱,关心下一代是我的理想。”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就是他退休10多年的晚年生活写照。

   (会昌县关工委办公室  朱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