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五老风采

渔村两个太阳红

“白塔一河溪水绿,渔村两个太阳红”。说的是余江县马荃镇董家洲渔业村的老年朋友发挥夕阳余热,关心爱护下一代青少年的故事。

渔业村枕龙虎山之余脉,处白塔河的上游,地理形胜,环境优美,钟灵毓秀,得天独厚,是个可耕可渔,宜居宜憩的理想村落。这里人多田少,1000余人人均不到三分地,村民们半耕半渔,赖以维生。农耕之余,常年是一叶扁舟,漂泊江湖,泛信江,入鄱湖,汛长江,水上安家,沦落天涯。

解放后,虽然人均三分土地,免强够留守老人及儿童的生活,年轻人还得游弋江湖讨生活,但近年来,河水浅了,鱼虾少了,村民们被迫洗脚上田,到沿海打工赚钱养家糊口。有些青年,不愿外出吃苦,赖在家中,游手好闲,无事可干,于是染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打牌赌博,赌输了,便铤而走险,偷鸡摸狗,做起不法的勾当,有的趁月黑风高,摸进周边村寨,偷猪牵牛,做着无本买卖,更有甚者,探得别人偷了猪牛回家来,关门睡觉,他便做劫贼,接手偷来,一时间,各自为盗,贼喊捉贼,弄得村中鸡犬不宁,人人自危,家家不安,治安形势严峻,乡村干部感到头疼,难以为治。

村里有个老人叫吴怀玉,他一生闯荡江湖,练得一身好武艺,能说会写,个性刚直,为人正派,老来回归故乡,安土重迁,留守祖业。他不甘寂寞,闲来无事,常与三五老友,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兴趣来潮,唱戏文宣泄情趣,或者练练拳脚,活动筋骨,打发时日。2006年,村里在县、乡老体协和关工委的指导和推动下,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当起只有义务和责任,没有工资报酬的官儿,向村中在外办企业致富的老板化缘募集资金,将村中闲置的破旧祠堂修葺一新,挑选一班人马,挂上两块牌子,正式开始办“公”。

先是组织老年武术队,练武健身。每于凌晨深夜,聚众习武。练者有劲,观者如潮,渐渐把村中青少年也吸引过来,看得手痒心热,自愿加入练武队伍,由最初的七、八个人,发展到上百人。他们因势利导,根据各人爱好,自愿报名参加。先后组建了武术、鼓乐、腰鼓、秧歌、戏曲、龙灯、狮灯等10多个健身活动小组。各组选出组长和教练,订立制度,严明纪律,一般订在凌晨或晚上农闲时间,一齐聚集在村委会前的晒谷场上,开展活动。健身强体,怡情逸趣。后来开辟新天地,雨天将各项活动转入修葺一新的祠堂内进行,发动村民将各自的旧桌椅板凳、旧音响、电视机搬来祠堂(后正名为“村文化大会场)。购置了麻将、扑克、象棋等活动器材供大家娱乐。还订了报纸、杂志供大伙阅读,场内墙壁上还设置了政治时事、科技信息,村史展示,文明村风,建言献策,批评教育等栏目,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启迪民智,凝聚民心。指导科学健身,输送科学种田,养殖等技术。帮助农民致富,构建和谐农村。

该村老年体协和关工委把科学健身和文艺活动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提升村民素质,提高村民文化品质,村民体育健身队,一转身便成了文艺宣传队,一队多能,实现功能转化。利用文艺形式参与政治活动。每逢节日和重大政治活动,便主动请缨,配合当地政府,自编渔歌、快板、戏曲等作品,出动腰鼓、秧歌、龙灯、狮舞、武术等队伍,入村宣传,或组织彩排,登台演出。队员自备服装、道具,义务演出,节目之多,一场能连续演出两个多小时。每逢春节或国庆,他们还进城公演,深受群众欢迎,引起轰动,好评如潮。

该村的村民健身队,还是科普宣传队,向村民传播科学知识,教村民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种果树。

村关工委和老体协班子成员,常常充当“和事佬”。一心为村民排难解纷,化解矛盾,共建和谐新农村。

他们成立了民事调解组。成员多为村中作风正、威望高、影响力大的村中老党员、老干部、退伍老兵、老教师、老医师,群众号称为“红五老”,他们在村文化大会场中,专门成立了民事调解处,墙上红纸大书: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着,心平气和。营造和谐氛围。每逢兄弟不和、婆媳吵嘴、子孙不孝、争财斗殴等情况,调解组便会闻风而动,主动上门,进行劝解,有时把人请到大会场调解处,耐心说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村民们也都都乐意听“五老”的话,息事和解。如当年搞新农村建设,要拆除会场周围的猪牛栏和厕所,一些群众出于私利,不肯拆迁,调解组成员,出于公心,先主动拆除自家的猪牛栏和厕所,带个好头。再一家一户做工作,很快便全拆了。

对一些失足青年,调解组老人经常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劝诫和教育,有时把他们请到大会场向他们讲国内形势,讲政策法规,讲村史、村貌,进行正面教育,引导他们走上正路。

渔业村的老年人在老体协的带领下,唱歌、跳舞、演戏、练武,身体练好了,成了健康老人。日日高唱夕阳红。青年在关工委的关爱下,领进了文艺活动的殿堂和科学发展的阳光大道。光彩夺目的朝阳,正喷薄而出,蒸蒸日上,鹏程万里,灿烂辉煌!


(余江县关工委 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