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参与创新社会治理,注重预防矫正帮教

2014-05-21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预预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我们关工委的神圣职责。2013年,我市共有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0万,占总人口的30%,其中在校的中小学生有13万余人。在这一群体当中,多数是独生子女,还有单亲家庭子女和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独生子女中,很多是糖罐里泡大的,都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挫折和干扰,形成了脆弱的“蛋壳心理”;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中,不少认识水平低,辨别能力差、不懂法,自我控制能力弱,情绪波动大、冲动偏激;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中,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长期上网会引起网络孤独症,使青少年人际情感淡漠,对社会产生不认可和逃避的心理,是非不明、丑恶不分、行为失范、违法乱纪等等。针对上述种种原因的存在,历年来,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家庭层面:父母及其监护人是孩子的笫一任老师。俗话说:教育者先受教育。首先是办好“家长学校”。聘请专家、教授对各位家长——孩子的父母,监护人——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进行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习惯养成、道德品行、自立能力、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知识的辅导和讲座,然后,由家长或监护人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目前,我市城区各中小学都有家长学校,并延伸到市直部门关工委。其次是办好“家教园地”。通过“家教园地”,为各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提供“食粮”,也为各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提供思想沟通和经验交流平台。同时,也例举古今中外育人的典范供家长们学习和借鉴等等。如市卫生局关工委已在瓷都晚报开设了“家教园地”栏目,深受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

学校层面:一是加强德育教育,把德育摆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重要位置,保证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茁壮成长。二是聘请法制副校长,开设法制教育课。目前,我市城乡中小学配有法制副校长73名,原则要求每学期上法制课不少于2次,每年度对学校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副校长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兑现法制副校长待遇的重要依据。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利用普法宣传窗进行法制教育,举行法律知识竞赛,开展“零犯罪学校”创建和“模拟法庭进校园”等活动。促使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四是校关工委“五老”与班主任加强对问题青少年学生的帮教,并及时与其家长和监护人取得联系,进行沟通,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社会层面:一是互联网问题,它是一把双刃剑。目前,我市城乡共有网吧49家,其中城区17家。共有“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125名,其中城区34名,每个“网吧”监督员不少于2名。我们“五老”对“网吧”有监督权,但没有执法权。对此,我们主动与公安、教育、文广、工商、电信部门建立了“5+1”“五老”网吧监督互动联手工作机制。即:“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对“网吧”进行监督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形成书面报告市关工委,市关工委接到报告后,将视情分类向公安、教育、文广、工商、电信等职能部门发出依法行政处理建议函,一个星期内有关职能部门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市关工委。通过二年的运转效果良好。二是进一步优化学校周边环境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关工委积极配合公安、交通、工商、文广、卫生、食品等职能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村(社区)关工委办好“校外辅导站”、留守儿童“假日学校”、“托管中心”。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和普法活动。开展老少携手“学雷锋、学法律”活动,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开展以案释法、现身说法教育,争创“零犯罪社区”等活动。如塔山街道关工委配合公安、司法、综治、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以辖区内违法犯罪人员的事实为依据,编成普法小册子,分发到每位青少年手中,进行普法教育;组织刑释回归人员到中小学现身说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警示教育等等。

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然而,对于失足青少年,我们关工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高墙内的帮教。自1997年至今,我市关工委一直牵头组织法院、司法、工、青、妇、市直机关和乡镇等部门,在中秋节前后分别到“三监一所”——饶州监狱、景德镇监狱、省女子监狱和省少管所,对乐平籍服刑人员进行高墙内的社会帮教。近年,我们又创新高墙内的帮教工作,组织帮教团,由市领导或市关工委的领导向服刑人员讲述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邀请全省“回归回报社会贡献星”、市四届人大代表、礼林镇牌楼村党支部书记程元鉴同志亲临监狱向服刑人员现身说法。通过他讲述自己在监狱如何认真改造,刑释回归后如何重新做人,如何回报社会等亲身经历,使服刑人员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从内心得到感化。每当乐平籍服刑人员从帮教人员手中接过家乡特产——乐平桃酥时,他们个个眼噙泪花,异口同声的说:“我们衷心地感谢党和政府及家乡人民的关爱,在这里一定安心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回归,重新做人,回报社会!”。为了使服刑人员安心服刑,认真改造,在帮教会上对服刑人员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只要是政策充许的,关工委都会去一一落实。如塔山街道关工委为服刑人员子女申请解决低保……。真切的关爱和无尽的关怀,犹如春日暖阳照耀着每个服刑人员的心灵,爱的暖流在服刑人员的心中流淌,使他们在呼唤中觉醒、在勉励中奋起、在关爱中再生。有许多服刑人员通过帮教感化,在监狱立功受奖,获得减刑释放。如名口镇流芳村的刘和来,因抢劫被判死缓,经改造改为有期徒刑二十年,通过社会帮教,他在监狱参加了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了南昌大学工商行政企业管理本科文凭,并多次立功受奖,曾被评为省劳动改造积极分子,总计减刑六年多……。

二是高墙外的帮教。就是对失足青少年和刑释回归人员进行矫正帮教,也叫接茬帮教。近年来,我们按照“组织上不脱管、教育上不断线、思想上不歧视、生活上有着落”的四项原则,建立了“4+1”的矫正、帮教机制。即采取一位责任区公安、司法干部,一位村(社区)干部,一名关工委“五老”和一名企业主组成“4+1”矫正、帮教小组。“五老”负责对刑释回归人员、失足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教育,做到以爱润其心,以德导其行。并每季向关工委书面报告矫正、帮教情况,对表现好的向企业主推荐就业。如洎阳街道关工委采取“4+1”的矫正、帮教工作机制,矫正帮教的9名失足青少年中,无一人重新犯罪。2012年,市关工委还为三名失足青少年学生争取了取保候审,并进行帮教,现继续在学校就读。这正是:“转变了一个青少年,安定了一个家庭”。

十六年来,通过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关工委和当地党委政府对刑释回归人员的矫正帮教,并进行跟踪调查,没有发现一个“二进宫”的。他们当中,有的承包责任田,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做生意、有的当上了村干部、有的成为企业老板……。如礼林镇的程元鉴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市人大代表;洪三阳当选了村委会主任;名口镇的刘和来,成为民营企业老总,2012年捐赠了5万元给家乡中学作助学金等等。

(乐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汪慈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