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筠门岭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实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会昌县筠门岭镇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共产儿童团,实行礼拜六,做好半天工,帮助烈军属”,这首歌洋溢着孩子们童稚的真情,回荡着孩子们理想的热情,这首儿童歌谣的作者就是邓小平,从这首儿歌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小平同志在当年艰苦的斗争形势下对少年儿童的殷切关爱。长期以来,筠门岭镇的历届党政班子,传承着一代伟人的光辉典范,领导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同志们,团结带领着勤劳淳朴的筠门岭人民,在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茁壮成长。
春雨润物细无声
会昌县筠门岭镇4.6万人口中,长期外出务工人员达8千多人,在全镇6959名在校初中、小学学生中,有1491人成了由祖辈、亲戚、朋友甚至是兄姐照管的“留守孩”,这些孩子正处在身体、心理成长发育期,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长时得不到父爱和母爱,道德缺失、心理障碍、学业不如意等成为突出的问题,他们如同春苗需要“雨露”的滋润和细心的呵护。为此,筠门岭镇从2005年开始,就在全镇大力实施了“春雨”工程,一直延续到现在,在镇村学校提出了适应本地特色的留守学生管理模式,各中、小学围绕“三知、三多、三沟通”,把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落到实处,“三知”:就是要求每个教师要清楚地知道“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清楚地知道“留守学生”代管人的基本情况;清楚地知道“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和联系办法。“三多”:即各中小学要紧密结合本校和学生的实际,建立起“心灵驿站”等心理咨询场所和机构,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每半月不少于一次),掌握他们的学习、思想、生活状况;建立“留守学生”活动场所,多开展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每周不少于一次),如为“留守学生”过生日、开展《给远方亲人的一封信》征文活动、组织同学帮助整理家务、定期开通亲情热线电话等;建立教师家访制度,多到“留守学生”家里家访(每月不少于一次),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指导代管人教育管理小事,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三沟通”:即要求中小学教师定期与“留守学生”外出父母沟通,定期与“留守学生”的代管人沟通,定期与校外义务辅导员沟通。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校外“一组、一员、一中心”机制,延伸学校教育功能,“一组”就是组建校外学习小组。各中小学通过对本校“留守学生”情况的全面把握,在走读生中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以屋场为单位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本校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一员”就是聘请校外义务辅导员。镇政府根据学校提出的意见,从当地有较高威望的老党员、老教师、退休老干部中聘请一批校外义务辅导员。迄今为止,全镇已有58名“五老”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成了校外辅导员,退休干部蔡英范平时省吃俭用,穿着朴素,把节省下来的钱,连续多年订阅了十几种青少年学习辅导刊物,供青少年学生们阅读,而且不顾年迈体弱,坚持每年到七八所小学作巡回宣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八荣八耻”。“一中心”就是创办托管中心。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育创办“留守学生”托管中心,向家长收取一定的费用。让托管中心成为“留守学生”离开学校后的温馨家园。盘古小学是该镇的一所边远山区小学,该小学针对“留守学生”家庭离校远,学校附近又没有合适的委托监护人的实际,学校就开办了“留守学生”寄宿班,学校里的7位老师为16名“留守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的“留守学生之家”,这些学生与老师们一起吃住、一早一晚老师们还帮助他们辅导功课。此外,镇关工委密切配合镇司法所、综治办、文化站等部门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场所的执法监督工作,引导青少年学生远离网吧,深入开展法制教育,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春雨润物细无声,关爱“留守学生”的春雨,滋润了“留守学生”的心田。“春雨工程”实施以来,使得全镇的“留守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在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爱心助学花正红
说起助学献爱心,一直得到镇党委、政府关心重视的筠门岭中心小学家长委员会功不可没,2006年秋,家长委员会成立的当天,委员们来到中心学校,看到学校操场的地面坑坑洼洼,委员们当即就你1000我800慷慨解囊共捐资9062元,在他们的倡导下,动员全社会募捐12.5万元,对学校的操场以及教学楼前的地面进行了硬化绿化,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远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朱海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汇来10000元资金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一片爱心。
一个个感人的募捐画面让人难以忘怀,而一场场爱心接力活动更使人记忆犹新,家住黄坌边远山区村的学生王瑜,小学毕业时,年仅28岁的父亲被肝癌夺去了生命,父亲患病期间欠下的高额债务使得家庭陷入了极端的贫困,小王瑜只得放弃升学读初中的愿望,而紧随其后的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小王瑜又回到了梦味以求的学校,曾在会昌县委挂职的魏涛副书记与她结对帮互助学,为她以后的求学深造辅平了道路,去年,当在大学读书的王瑜得知镇里的一名9岁小男,孩因父亲病故而面临辍学的困境时,小王瑜毅然将魏叔叔捐助给她的钱捐给了这位小男孩,爱心的接力通过小王瑜继续在传递。
镇党委、政府每年都在全镇机关、事业单位干职工中,开展“一对一”捐资助学,仅去年就有52名干部加入到“一对一”助学活动中来,此外镇妇联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妇女的特殊作用,在全镇联动了55名具有奉献精神和爱心的热心女性与55名家庭困难学生结对帮扶。镇关工委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对外联系,接受外商黄三河先生的助学经费,为19名贫困学生提供每年人均300元的助学生活费。
更值得一提的是,创立于2009年的筠门岭镇教育基金会,在基金会理事长何人彩的带领下,情系寒门学子,以他的人格魅力和辛勤的募捐,赢得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基金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2009年至2012年,面向社会共募集教育基金110万元,4年来,教育基金会每年举办一次颁奖活动,累计资助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等 学子320多人,托起了320多个莘莘学子的希望和梦想。
在筠门岭镇关工委的倡导下,扶贫助学奉献爱心在全镇上下已尉然成风,每一个团队都在凝聚自己的力量,每一个群体都在奉献自己的爱心,一朵朵爱心之花在这片红土地上盛开的格外鲜艳。
红色文化育新人
会昌县筠门岭曾是会寻安中心县委所在地,筠门岭镇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在深挖细掘红色历史文化,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做文章,通过多渠道争取资金500多万元,兴建占地12亩多的小平广场,对中心县委旧址和小平同志故居进行了修缮,并充实了大量的文史资料,镇关工委、文化站联合开展“红色文化育新人”教育实践活动,让红色文化进学校、进课堂,增进青少年革命情结,熏陶青少年的革命情操,培养和锻造青少年优良的道德品质。为使“红色文化育新人”活动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并取得实效,镇关工委要求各中小学校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广泛开展以“读一本红色书籍,上一堂红色教育课,讲一个红色故事,参观一次红色旧址,写一篇红色体会”等“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镇党委因势利导,将筠门岭镇的杰出乡贤戴石金先生创作的《筠门岭赋》,配上精美的图片,装订成画册,作为乡土教材,分发给每位学生手中,让全镇中小学生们熟悉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进一步激发广大中小学生们“爱我门岭、兴我门岭”的热情。筠门岭初中还请到了当年曾亲眼目睹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心县委的干部来到他家收割稻谷的刘友士老人,给同学们讲述邓小平帮助红军家属劳动的故事,同学们无不深受教育和感动,许多学生通过参加“红色文化育新人”活动,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会昌县筠门岭镇关工委还把在青少年学生当中培养起来的红色情怀与全社会正在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综合起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开展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会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卫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广,勤奋自主,勇于创新的“小主人”的“五小”活动。同学们的品格在这样的一系列活动中得到了升华,在镇敬老院,人们常能看见一群群少先队员带着红领巾为孤寡老人们整理被褥,打扫卫生和表演节目,许许多多的中学生举着团旗,经常来到街上打扫环境卫生。红色的历史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流进了孩子们的心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太阳。在他们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不仅是他们成才的基础,更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希望。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时刻把全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挂在心上,调动全镇各部门和全镇热心下一代工作的人士参与到工作中来,多方面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他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明天的太阳高高升起,折射出更加绚丽的光辉。
(会昌县筠门岭镇钟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