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主动作为抓创建 整体推进上水平

2012-10-17

——宜丰县潭山镇关工委创“六好”工作情况汇报

潭山镇位于宜丰县西北部,面积205平方公里,距县城23公里。全镇人口15011人,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教学点8个。潭山于1984年撤乡建镇后,成为“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优美乡镇”。今年1—6月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51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4.3185亿元。潭山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于2002年3月成立,16个村全部有关工小组,配有“五老”关爱员294人;关爱对象6至35岁以下青少年5131人,其中特殊群体青少年儿童186人,由于全镇上下多年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组织健全、队伍壮大、制度完善、工作有序、活动经常、成效明显、具有影响力的群众性工作组织,关工委工作多次受到省、市、县关工委的充分肯定。现将我镇创建“六好”关工委做法汇报如下:

一、党政主动作为,尽力保驾护航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根据上级关工委建设基层工作年和创先争优的要求,始终把关工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坚持三个纳入: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纳入创新社会管理、纳入新农村建设和镇村干部包村驻点考核评比内容,做到关工委工作有求必应,有问题必解决,脚踏实地抓基层,全心全意为孩子,给关爱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持。一是配强配齐关工委班子。镇关工委主任由党委书记兼任,党委组织员负责分管,选配了二名退下来的肯办事、会办事科级干部任关工委专职副主任,关工委班子成员有机关老干支书、团委、妇联、工会、司法、中、小学等主要负责人共9人组成,还配备了一名秘书长,使关工委班子形成了各方面的合力。全镇16个村关工小组长统一由现任村支部书记兼任,有2名得力的老干部任副组长。在全镇95%的村民小组中,共配有“五老”关爱员258人,使关爱网络进村到组入户,实现了全面覆盖。二是足额保障工作经费。从2010年起,工作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由当年的6000元,逐渐增加到今年1.3万元。各村关工小组每年工作经费也不少于4000元。对镇“五老”关工委成员和网吧义务监督员每人每月给予50元电话费补助。对包组关爱员由镇、村两级共同支付补贴,给每人每年300元。2011年对镇关工委的办公场所进行了全面装修,安排了二间60平方米办公室,新安装了空调,添制了办公桌、椅,共投入专项经费36000元。三是完善硬件建设。镇关工委和村关工小组达到了八有:工作有班子、办公有场所、门口有牌子、工作学习有制度、活动有计划、关爱结对对象有名册、帮扶活动有记录、宣传有版面。各村民小组也配有相应的活动场所和活动制度。

我们着力强化村级关工小组功能,充分发挥村关工小组作用。一是坚持活动经常化。关工小组坚持每月开好一次例会,总结本月工作,布置下月工作,每月走访一次结对帮扶对象,及时开展帮扶教育活动。二是坚持措施制度化。围绕“创六好、争六星”(争取领导支持好、关工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要求,及时增添举措,逐项逐条抓落实,使基层建设的实力进一步提升,工作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坚持关爱社会化。除“五老”关爱员外,镇挂点干部和各村“两委”干部都是关爱员,落实了关爱对象,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关工委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创新

我们紧紧围绕创新工作机制、增强组织活力这一目标,探索出一条适合全镇关爱青少年工作内容的“三四五”工作法。即,三个落实:领导责任落实,网络建设落实,工作措施落实;四大工程:基础工程(组织网络、规章制度、教育阵地、活动场所);教育工程(明确教育调研规划、确定主题教育内容,督促指导抓落实);实事工程(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示范工程(建立示范村,以点带面开展工作);五进村校:“助学、奖学”进村校;思想品德教育和科技培训进村校;暑期第二课堂进村校;关爱帮扶进村校;红歌唱响进村校。有了“三四五”长效工作机制,工作更有尺度、有方位、有目标、有载体。

围绕这个目标,关工委在全镇尽力营造好三个氛围:一是比学赶超氛围。开展村与村、组与组创建工作比学赶超,形成学先进、争进位,学典型、创特色,抓发展、促提高的良好氛围。重点树立了龙岗、坪上、店上三个关爱工作先进村。二是交流互动氛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互动学习。一是镇关工委先后组织3次村关工小组和关爱员到本县新庄、花桥、新昌等乡镇实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同时邀请有关专家来镇讲课搞培训,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素质能力。二是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近两年来,先后召开关爱工作典型交流会10次,有10个先进关工小组在大会上交流了经验,50余个先进关爱员作了典型发言。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全镇关爱工作得到有效互动和提高。三是考核评星氛围。去年以来,我们在关爱工作中制定了考核细则,开展分类评星活动。村关工小组按实绩分一二三类,一类为先进,二类为一般,三类为较差,关爱员评“十星”,十星为典型,八星为合格,五星为一般,全镇16个村关工小组有5个村评为一类,有10个村评为二类,1个村评为三类,有30名关爱员评为10星,118名评为8星。营造了村关工小组争一类先进单位,“五老”创“十星”关爱员的良好氛围。

各村在关爱活动中注重创特色,比如龙岗村就是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先进典型。该村现有留守儿童14名,过去由于未注重留守儿童现状,造成部分留守儿童失学、失温暖、失亲情现象,成了村里一大社会问题。2009年以来,该村党支部和关工小组采取“一帮一”结对,建立留守儿童“代理爷爷”、“代理妈妈”,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开通免费亲情视频、亲情电话等多种形式,给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和生活引导,全面地送温暖,取得可喜成效。去年中秋节,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等下基层走进龙岗村,深有感触地拍摄了《为留守儿童找回缺失的亲情》等系列专题片,在央视《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节目中播出,在全国引起反响。

三、“五老”主动作为,增强关爱实效

我镇有“五老”关爱员258人,他们积极参与镇关工委“五老”关爱报告组、矫正帮教组、纠纷调处组和网吧巡查组等组织开展的活动,长年活跃在关爱工作第壹线,为青少年特殊群体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一是关爱帮扶,倾注真心。龙岗村二组有个失去双亲、年仅6岁的邹二妹,无依无靠,村“五老”关爱员邹洪来象对待亲孙女一样,照顾她的学习和生活,并想方设法为他重找亲人,经过半年多的奔波,终于打听到本县桥西中学一位教师无儿女,愿意收养孩子。如今,邹二妹在这位老师家里生活得很好,重新享受到家的温暖,亲人的关怀。坪上村“五老”关爱员潘文明主动与家庭困难的小学四年级女生肖婧华结对帮扶,真心地把小婧华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生活上关心,经济上帮助,使她的学习成绩显著提升。小婧华经常说:“潘爷爷胜过我的亲爷爷”。二是助学关怀,播洒爱心。农村贫困生是关爱工作重点,多年来,“五老”们积极投身“助学、奖学”献爱心活动。镇政府建立了6万元关爱助学基金,每年拿出基金利息用于奖助开支,“五老”们还多方奔走,向社会各界筹募资金。仅今年已发放助学金35600元,对19名考取大学贫困生每人给予600元至2000元助学补贴,给43名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每人200元助学补贴。近三年来,全镇共资助195人,资助金额12.5万元,确保了贫困学子有学上、有书读,全镇没有一个因贫辍学的。去年9月,坪上村贫困户肖丰如考取大学的儿子无学费,面临失学,镇关工委得知这一情况后,动员机关干部捐款,主动送去助学金5000元;今年又帮助办理助学4000元,使他能安心读书。三是帮教关注,怀揣慈心。对思想、行为需要矫正的青少年和失足青年,要用一颗热心和慈心,去感动温暖他们曾经失落的心。近年来,“五老”们对这些群体不嫌弃、不放弃,采取面对面谈心,耐心进行思想引导,鼓励他们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尽心尽力从多方面为他们排扰解难。龙岗村失足青年邹卫清因打架斗殴于2003年劳动教养2年,2005年劳教回家后,思想失落,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村支书、关工小组长邹国林主动同他结为帮扶对子,几年来一直关心帮助,无微不致,还帮助他办起了一家毛竹加工厂,使他当上了小老板,建起了一幢二层新房。如今,邹卫清已结婚成家,家庭生活美满幸福。

近年来,我镇关工委适应形势发展和需要,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上级组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决心在今后工作中,按照上级关工委的要求,在创建基层“六好”关工委的创先争优活动中,突出工作重点,再创工作特色,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

(宜丰县潭山镇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肖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