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积极参与 主动作为

2012-01-18

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上高县关工委探索社会管理新方式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是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上高县关工委始终把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关工委和“五老”人员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坚持教育引导、重心下移和服务优先,主动作为,为“和谐上高”的创建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坚持教育引导,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社会环境。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优化社会环境。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展感恩教育“五进”(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活动,不断扩大感恩教育面,巩固和深厚感恩教育成果。去年,我们还利用建党90周年的良好时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以唱红歌、读红书、看红色影视、讲红色故事、组织红色旅游的“五红”为主要内容的“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坚定他们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同时,我们组建报告团18个,仅去年就在全县各中小学校、社区、乡村作报告68场,受教育学生17600余人。积极会同文化、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大对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的监管、检查力度,经常深入文化市场经营网点,明查暗访,对社会上出现的淫秽书刊、色情表演和利用游戏机赌博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关闭了全县城乡所有的游戏机室。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游戏室和歌舞等娱乐场所,并在零点对全县营业性网吧采取切断信号措施。

二、坚持重心下移,主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近年来,我们不断下移工作重心,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特别是去年开展基层工作年以来,我县的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县16个乡镇场(街道)、80个县直单位、206个村(居)委会和部分自然村成立了关工委组织,其他没有成立关工委组织的自然村(社区)、楼栋也都配备了“五老”人员。充分发挥“五老”的分布广泛、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直接、平凡和政治、威望、时空、经验和亲情等优势,通过“五老”担任舆情信息反馈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和理事会理事等形式,主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一是舆情信息反馈员。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梳理汇总并上报;及时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做好答疑解惑和息访工作;及时建言献策,打造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和信息直通车。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县共有1000多名“五老”担任舆情信息员,共收集民意2万余条,息诉息访3000余起。二是矛盾纠纷调解员。负责排查和调解本村的民间矛盾纠纷,掌握了解社情动态;及时汇报重大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的纠纷发展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控制事态的扩大与恶化;配合综治办、派出所等处理跨地区的矛盾纠纷调解;经常组织村民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南港镇梅沙村、野市乡高坎村等不少村因新农村建设引发的拆迁、补偿等矛盾纠纷问题都是由“五老”人员出面协调解决。2011年,全县由“五老”调解的民间个案2000多起,协调解决跨地区林权纠纷300起,由“五老”出面调解的拆迁工作中无一例上访。(三)成立各种理事会和专业协会。全县共成立民事调解、护林防火、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理事会和渔业合作社、牧业合作社等专业协会和合作社32个,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自我优化生活环境。敖山镇洋林归侨少数民族自然村的“五老”们,积极倡导勤俭节约,成立婚丧喜事理事会,全村的婚丧喜事都由“五老”免费操办,缩短酒席时间,全村形成了节约办喜事的新风尚。

三、坚持服务优先,主动做好重点人群的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而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失足青少年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瓶颈。只有做好了这些人员的社会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达到社会和谐。我们每年对留守学生进行重新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明确结对帮扶人,建立结对帮扶长效机制,留守学生的成长环境得到了较好改善。镇渡乡全体乡村干部和“五老”连续三年每人每年至少帮扶一名留守学生,并与每个被帮扶的留守学生照相张贴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帮扶效果。建立个人结对、单位资助、村(社区)支持、基金会保障等多种途径的帮扶困难学生机制,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2011年,全县各级关工委组织和“五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帮扶1000多名困难学生,帮扶资金50多万元。建立健全刑释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帮助解决落实好户口、基本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树立信心,重新做人。各乡镇场(街道)和各相关部门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教失足青少年的活动,促使他们重新走上人生正轨。青年再就业是社会和谐稳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老农艺师刘志勇,10多年来,坚持“三个二”精神(即每年有200天以上的时间下乡向青年农民传授科技知识,每年下乡跑的路程在2000公里以上,每年自己掏钱花在传授科技知识上2000元以上),自带干粮,背着水壶,经常骑自行车(后来是电动摩托)或自费坐班车,有时甚至步行,跑遍了全县和相邻县市部分乡村的果园和大部分田间地角,走村串户传授农业技术,从不吃农户一餐饭,从不索取一分报酬。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使2000多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成为了县城和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的软肋。敖阳街道充分发挥“五老”优势,组织“五老”对城区各社区的住户(包括出租户)进行走访调查登记,并按地理位置对所有的住户进行网格划分管理,每个网格配备一到两名“五老”人员,负责网格内社会治安和巡逻工作,确保辖区内的和谐稳定。

(上高县关工委李盛秋、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