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五老风采

抚州市首届“情暖朝阳 十佳‘五老’”马美华的事迹

抚州市首届“情暖朝阳  十佳‘五老’”获得者马美华退而不休创办托教,像母亲一样疼爱留守儿童,成为孩子心中最可亲的人。

2009年,聘请马老师的原东乡县树人学校被政府回购,撤消了小学部寄宿,这让原先的学生和家长们一筹莫展。这时,一位家长出于信任和求助的心情打来电话,请求马老师办个托教中心,一语点醒困惑的马老师。

筹办托教中心的那个暑假,一家人在马老师的统率下忙得团团转,就连开始曾反对她的爱人后来也成了主力,当上采购员、安全员、辅导员。马老师花高价在学校100米内租用了一幢四层楼房,采购厨具、寝具、教具,请工人,制订章程和制度。买了3台热水器、30台电扇、2台电冰箱、3台洗衣机、3台电视、2台电脑、2台饮水机,装备了电话、宽带。

留守儿童之家成立后,马老师整学期吃住在中心。上学送去,放学接回。上下午要检查食材,指导烹饪,饭间为孩子们加饭加菜,闲下来就为孩子们做针线活。晚自习辅导作业,夜里,她至少查房三次,看看孩子有没有蹬被子,还要留意孩子是否生病。对于年纪特别小的孩子,马老师教他们洗脸、洗脚、刷牙,晚上还会带着睡觉。在所有的孩子眼里,马美华就是大家的“老师妈妈”。

家长都为孩子们把饭吃好费神,马老师也一样。她制定健康食谱,选新鲜上好的食材,经常变换丰富菜式充分讨好孩子们的味觉。工人师傅说,没见过哪个食堂舍得像马老师这样用料,孩子们都说中心的饭菜比家里的好吃,家长们对此深表满意。

托教中心全天候供应热水,孩子们夏季天天可以洗澡,其它时间每周洗3次澡,衣服、鞋子隔天换洗。每当放学突然下雨时,马老师总会带领托教中心的“老师妈妈”背着几袋雨伞,早早的在教学楼下等着。孩子们说,马老师和阿姨们把中心收拾得干干净净,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生活在这个大家庭比在爷爷奶奶家还舒适。

工人们也常给马老师出点子,比如下市时买菜价钱低点,把桶装水换成自来水,冬天1周洗1次澡等等,可马老师说只要对孩子们有影响的就坚决不能省。当初办托教是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和家长的困惑,这个初衷不能变,一切事情都要以孩子为中心来考虑、来实施,挣钱是无所谓的,我自己有退休工资,我感兴趣的是能关爱孩子。马老师在孩子们身上舍得投入,可对自己却很节俭,还是看14寸老式电视机。“我们家长都是明白人呀,马老师给孩子们吃好的,用好的,请这么多工人搞好服务,说句实在话,,马老师办托教真不是为了挣钱。”家长们感动地说。

马老师不但安排好孩子们的生活,而且注重习惯养成教育。练就了一双火眼,能在平常表现中找出学生的优缺点、落脚点和形成的环境根源。因为懂得孩子们,所以在教育行为上疏多堵少。马老师喜欢与人拉手促膝长谈就是要了解孩子成长信息,找出蛛丝马迹,然后脑子里就有了个性辅导方案。“马老师,对留守儿童有求必应,来问作业的耐心讲解,遇到家长有事外出的免费搭膳,真是帮了我们这群文盲爷爷的大忙了。”托教中心旁万生根老人说。

 留守儿童邱波(化名),来时上三年级门门功课不及格,哪个班主任都不愿意要,经马老师近一年的调教后荣获“三好学生”称号。徐兰(化名)的爷爷在家照顾4个孙和外孙,他说:“家务农活累不倒我老汉,学业辅导实在力不从心,要不是把孩子送到马老师这里,我就成了耽误孩子的罪人了”。如今,老人感叹:“孩子在马老师那里吃得比我家还好,穿得比家里还干净,现在孩子懂事多了,成绩很好,我们放心。”

30几个学生的辅导,有3个老师辅导,已经是超配了,马老师还经常让教书的女儿和儿媳来帮忙。5年来,她创办的“成才托教中心”先后接收了约290名留守儿童,他们在这里变得阳光、懂礼、积极向上。在一次元旦联欢会上,孩子们对马老师的真情得到流露,有的说“马老师的爱温暖了我们”,有的说“马老师是我们最可亲的人”。也许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有个孩子对着马老师真情地叫出了“妈妈”,这时孩子们前前后后地饱含真情地一次次叫出了一个同样的称呼,一个至亲的、伟大的称呼“妈妈”。

8年来,马老师从未离开孩子们一天,就算生病也要坚持。2014年冬,马老师手臂骨折只住院7天,2016年甲状腺肿瘤手术又只住院6天,马老师无论什么情况心里总是挂念着孩子们,迫不急待地回到中心守护着留守儿童。马老师说:“孩子们的阳光笑脸就是我最好的灵丹妙药。”

      (东乡区 徐伟 杨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