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五老风采

雷锋从未离开我们

十七届六中全会形成的决议中,隆重地提到一个人名,那就是雷锋,决议要求“学习雷锋常态化”。

伟大毛泽东一生中只为三人题过词:白求恩、刘胡兰、雷锋。新中国成立后,仅为一人题词,那就是雷锋。

雷锋魅力何在?雷锋的仁爱直指人心柔软处,被还原为“时髦青年”的他,又如此多维、可爱,而由他冠名精神与时候同进。

雷锋出生在1940年,童年时失去父母兄弟,成为孤儿。新中国成立后,雷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爱,顺利入小学,进少先队,当机要员,到钢铁厂,参军。

他的一生,得到了爱,更传递了爱。

因表现优异,“节约”、“毫不利己、专门利人”,1960年11月《前进报》第—次发布“雷锋日记”。1962年8月10日,因公殉职前5天,他写下一篇日记:“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

1963年3月5日是,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迅速温暖全国。

雷锋形象有血有肉。

雷锋的理想、奉献,他干一行象一行,他的所有品质,我们都能学到。历史的启示总是穿越时空;抵达人心便是抵达久远。

雷锋所以恒久远,还因为“雷锋精神”与时俱进。雷锋精神是什么?

不同的年代,“雷锋精神”有不同的内涵,它们顺应并推动时代。每一次学习雷锋之后,社会风气都有所好转。

20世纪60年代,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席卷全国,“雷锋”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真善美的象征。70年代,就像《学习雷锋好榜样》里唱的那样,“忠于革命于党,爱憎从那时起不忘本……”,“忠诚”和“爱憎分明”备受关注。

80年代,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钉子精神”,为时代所推崇。90年代,雷锋精神被解释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进入新世纪,雷锋精神也被“感动中国”的平凡人物赋予新的内涵。

我们的身边从不缺少雷锋,缺少的是发现雷锋的眼睛。多少时候,我们对雷锋视而不见。但雷锋会越来越多。

“雷锋”这块金字招牌,被一代代“雷锋传人”擦亮。

近年,“当代雷锋”鞍钢工人郭明义进入国人视野。

2012年2月20日13时27分,“鞍钢郭明义”微博粉丝有5858638个。郭明义魅力何在?就是因为他是“当代雷锋”。

郭明义的粉丝团在增长,学习雷锋的人在日渐境多,雷锋精神方兴未艾。

50多年来,我一直在自觉地学习雷锋。不图名、不为利,为人民群众做好事。雷锋是我心里一座永恒的精神灯塔。

每个人都应当有精神支柱。人的精神支柱看似无形实有形。没有它,就会胸无志向,精神颓废,难挡诱惑;有了它,顺境中头脑清醒,逆境中斗志不衰;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个事。

(修水县关工委 张前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