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经验交流

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的一种好形式

宜春市现有乡(镇、场、街办)197个,中小学生在校人数80.93万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一些留守儿童无人管理,致使纪律松弛,事故不断。尤其是暑假期间,经常发生学生触电、溺水、蛇咬和农药中毒等事故,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宜丰县关工委早在2010年创办了乡村“假日课堂”,并对其组织领导、办学形式、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管理办法等逐步进行了规范。我们及时总结推广了宜丰县的经验作法,并组织县(市、区)关工委的同志到该县参观学习。宜春市综治办、市关工委等单位去年初联合发出《全市开展青少年“假日课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后,各县(市、区)关工委因地制宜纷纷办起了“假日课堂”。现在,全市已有“假日课堂”522所,“五老”兼职教师684人,中小学生人数67.81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3.8%。“假日课堂”已成为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的一种好形式。

一、办学原则和形式

我市“假日课堂”建设主要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各地充分利用宗氏祠堂、废旧楼房、学校教学点、农家书屋等场所,为青少年免费提供活动场所和服务。二是讲求公益,注重效果。坚持公益性原则,免费为青少年提供必需的场所、器材、师资,不得开展任何以赢利为目的的培训活动,以适应假期学生需求。三是精心谋划,突出特色。在教学内容、实践体验、时间安排等方面,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在基础知识、才艺技能和自护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在办学形式上,一是宗氏祠堂式,把祠堂建成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心,如宜丰县潭山镇、新庄镇,上高县蒙山镇,袁州区渥江镇等大都利用宗氏祠堂来办“假日课堂”。二是旧房改造式,把村里闲置的办公场所改造成教室,组织学生假日学习。三是校舍式,即校舍搬迁后空出的教室或原来的教学点用来开展教学,如宜丰县坪山村“假日课堂”等。四是农家书屋式,在农家书屋组织附近学生进行教学,如铜鼓县的“假日课堂”多办在农家书屋内。

二、师资队伍和教材

到“假日课堂”上课的对象多是留守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等,他们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到“假日课堂”学习,原则上安排在白天进行。师资主要聘请辖区内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退伍军人、老模范等“五老”人员担任,辅导员则由在校教师、青年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综治办干部等担任。教材由县(市、区)关工委结合实际统一编写。如宜丰县关工委先后编写和购置了《宜丰乡土文化读本》、《我的安全我知道》、《中国梦•心中灯》、《春风化雨》(县“五老”关爱报告团讲稿汇编)等4本教材,上高县关工委组织编写了《上高抗日会战史》、《前进中的上高》,樟树市关工委将《可爱的家,我的樟树》、《为善乐,读书尤佳》等教材免费发给学生。各地还编印了家风家训和安全教育读本作为“假日课堂”的教材。

三、教学内容和时间

“假日课堂”重点开设了四个“讲堂”:

1、道德讲堂。一是开展理想信念、革命传统、乡土文化教育,使学生从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开展“党史国史家乡史”教育。去年适逢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各地紧密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与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结合起来,引导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如樟树市关工委去年8月在通慧寺组织40多名学生参加国学夏令营,学生身穿汉服,诵读《弟子规》和《论语》,听老师讲解儒家文化与礼仪,观看影片《二十四孝故事》,让学生从经典和生活礼仪中体验和感悟“国学”魅力。

2、法治讲堂。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教育他们远离毒品,严禁赌博、打架斗殴、偷盗等违法行为。如袁州区李冬魁原是一名“老公安”,1999年以来他走遍了袁州区城乡的68所中小学,为18.7万名学生上法制课243场。去年暑假他携带禁毒展板到学校展出,并以案释法共宣讲26场,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自护讲堂。我市“假日课堂”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防溺水、防火灾、防中毒、防雷电、防盗抢、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防性侵等为重点,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宜丰、上高、袁州、樟树、奉新等县市关工委在“假日课堂”请“五老”讲自护安全知识,在沿河水面设置禁示牌,杜绝了暑假学生溺水事故。

4、才艺讲堂。各地在“假日课堂”中安排学生喜闻乐见的书法、绘画、剪纸、器乐、戏曲等活动,让学生在陶冶情操,增进民族情感,传承文化,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组织领导和分工

宜春市社会治安综治办等五家在《全市开展青少年“假日课堂”工作实施方案》中,要求各地加强对“假日课堂”的工作保障。各县(市、区)成立了“假日课堂”工作领导小组,由综治办、关工委、团委、教育局、文明办、妇联、科协、公安局、司法局、体育局、科技局的负责同志组成。《方案》要求各地把建设“假日课堂”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摆上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投入力度,在经费安排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从2015年开始将“假日课堂”建设情况纳入年度综治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各级综治办负责“假日课堂”的考核、检查、督促等工作;各级关工委负责组织“五老”人员担任“假日课堂”教师或辅导员,开展校外教育辅导工作。鉴于“假日课堂”由宜丰县关工委先行创办、宜春市关工委总结并推广其经验,所以县(市、区)关工委做了很多“假日课堂”的组织协调工作。

五、教学效果和收获

我市“假日课堂”开办五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1、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

通过“五老”教师在“假日课堂”的教育,学生变得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爱劳动,有孝心,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宜丰、上高、丰城等县市的学生牢记“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公民。”樟树市关工委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史国史家乡史”教育相结合,与学习皮祖强烈士和“樟树好人”相结合,使教育效果更生动形象,更入情入理。

2、法纪观念进一步增强。

学生通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老公安”、“老司法”以案释法后,遵纪守法观念进一步增强,赌博、斗殴、偷盗行为基本杜绝,尊敬师长、帮助同学蔚然成风,尤其是看了禁毒展览后,“以吸毒为耻”在未成年人中根深蒂固。

3、学习态度进一步端正。

办起“假日课堂”后,中小学生有了个好去处,学习勤奋刻苦,改变了过去完不成假期作业的坏习惯,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宜丰县新庄镇学生黄志安、潭山镇学生邹思焓等,学习态度进一步端正,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得到师生称赞。

4、自护能力进一步加强。

在“假日课堂”中,通过听取“五老”教师联系实际讲解安全用电用火、雨天防雷防电、交通安全救护、夏天下河游泳、谨防误饮误食等知识后,增强了防范意识,提高了自护能力。铜鼓县中小学女生听了《女学生生理卫生知识》的讲座后,自尊自爱,增进了反性侵意识。

我市“假日课堂”开办时间不一,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决心认真总结经验,使全市广大中小学生、留守儿童真正受益于“假日课堂”,健康快乐地成长。

(宜春市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舒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