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资讯

圆梦行动

2013-11-25

——万载县关工委开展“一元捐爱心助学”活动纪实


“一元的力量,因为累计而强大;一元的情感,因为延续而温暖;一元的爱心,因为无私而美丽!”这是万载县关工委致全县人民“一元捐爱心助学”倡议书的开头语。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万载县得到了大力弘扬。

万载县关工委自2012年3月28日启动“一元捐爱心助学”活动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共募集助学款86.1万元,已先后资助了139名贫困家庭学生,其中大学生107名,高中生32名。这些饱含着浓浓爱心的善款为寒门学子铺平了求学路,为贫困家庭送去了人间温暖。县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在关爱帮扶上下功夫,通过扎实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切实解决了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难问题,长效救助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受助范围进一步扩大,倡导了奉献爱心的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关爱下一代的良好氛围,社会影响越来越深远。

一元助学 播种希望

同样的花季,不同的境遇。在大多数同龄人衣食无忧的日子里,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面临着辍学的困境,他们有的生活在单亲家庭;有的父母因病去世或丧失了劳动能力;有的自己身患残疾……但他们对知识有着同样的渴求。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这是万载县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共同心声和美好愿望。县委书记胡新明在听取“一元捐爱心助学”活动情况汇报后作出批示:“关工委组织开展的‘一元捐爱心助学’募捐活动很有意义,为此关工委做了大量工作,望各单位大力支持该项活动的开展。” 县委副书记付小群在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指出:“县关工委倡导组织的‘一元捐爱心助学’活动,非常有意义,非常好。通过活动扶助了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帮助一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就是帮助了一个家庭。自‘一元捐’活动启动以后,全县上下、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成效明显,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这个活动的意义,不是在一块钱,而是要倡导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爱青少年的成长,要强化社会各界的这种意识。”会后,付书记不但带头捐款,而且还呼吁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这项工作。

原县人大副主任、退休老干部张会兰得知开展“一元捐爱心助学”活动的消息后,每年捐款了一千元帮助贫困学生就学;高村镇经济总量在全县并不靠前,但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助学募捐活动,精心策划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成为乡镇关工委中第1个将助学款如数上缴的单位;康乐街道关工委召开动员大会,成立宣传队伍,张贴宣传标语,广泛宣传发动,组织街道干部和楼院关爱员起早摸黑,挨门挨户进行募捐,辖内群众和企业争相捐款,由于行动快、宣传到位,每年募捐资金近十万元……正是这种拳拳爱心与责任心,使得一笔笔充满爱心的资助款,源源不断地交到了县财政专项爱心帐户,形成了社会各界捐资助学高涨的势头,通过实实在在的关爱举措,温暖着每一个受助贫困学生的心田,既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又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点燃希望 实现梦想

几年来,一封又一封饱含深情、发自内心的感谢信“飞”往县关工委,感谢那些帮助他们重返校园的好心人。他们说,是关工委为他们圆了上学梦。自助学活动以来,每年都有一批贫困学生通过救助得以到省内外高校就读。

“谢谢党和政府,感谢县关工委给予我助学金,帮忙减轻父母的负担,能够让我安心地在大学学习,在一个更好更高的平台上锻炼自己,我自己也会好好把握这个学习的机会,在大学认真学本领,将来毕业了回报社会……” 家住潭埠镇的丁发秀是爱心助学活动第1批资助的对象,2012年,发奋读书的她被汕头大学录取,但面对父母因车祸而债台高筑的贫寒家境,这个农家孩子不得不打算放弃上大学的梦想。让丁发秀惊喜万分的是,她的困难被关工委同志知道了,他们帮助她渡过了难关,圆了大学之梦。

高城籍学生黄聪前几年刚考入重庆大学,因父亲病故,母亲出嫁,随家境贫困的叔父生活,求学路非常艰难。就在黄聪六神无主之际,关工委及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使他重返校园,安心求学。

今年考上厦门大学的张婷学生,家住三兴镇闹坪村,父亲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收入极低,现在还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10月9日,县关工委主任李根荣和副主任卢孟贤等一行在镇关工委同志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张婷家走访慰问,向家人详细了解目前的家庭情况,认真询问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并送去5000元助学金,还勉励学生家长要克服目前的困难,一定要让孩子完成大学学业。张婷同学来信感谢所有帮助支持过她的人,并表示今后一定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尊敬的关工委各位领导:您好!感谢您们的爱心资助,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来报效国家和党对我的帮助与栽培!……”受助学生杨根秀言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并托她父亲专程到县关工委,送来了“关爱后代助学子,刻苦奋进报党恩”的锦旗。郭子科、李琴等受助学生送来了牌匾。

在万载县,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少贫困学生通过爱心助学资金实现了梦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些受资助的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学校里刻苦读书,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片片爱心 汇成暖流

翻开一页页“一元捐爱心助学”活动记录簿,我们看到一行行这样的数字:县第1小学关工小组募捐6454.70元、康乐街道金三角社区关工小组募捐11199元、县卫生系统关工委募捐7799元、高村镇关工委募捐16334元、双桥镇关工委募捐35531.5元、县信用联社捐款4730元……捐款者有机关工作人员、工人、农民、个体户、学生以及企业老板等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他们本着回报社会、为社会尽一份力的初衷,积极响应号召,帮助万载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孩子们实现读书成才的梦想。

“一元捐爱心助学”活动是万载县有史以来参与面广的一次。片片爱心,笔笔善款,汇成一股强大的暖流,温暖着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的心。虽然第1年取得了很好效果,但是募捐之初曾有群众对捐款动向产生疑问。对此,县关工委自活动开始之际,就制定了规范透明的募捐制度和救助标准,建立了长效机制,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消除了顾虑。活动中提出了“关爱明天、点燃希望”的宣传口号,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自愿”原则把好“两关”:一是把好每一份“爱心”助学款的进出关。每一笔捐款都一律进县财政局慈善专项帐户,每一次助学金发放都必须经过县政府领导批准,每一笔救助款都由县财政局打入贫困学生家庭一卡通或家庭帐户上;二是把好对受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审核关。加强调查摸底,从各乡镇、各学校广泛搜集了大量贫困学子信息,先从中进行初选,再派出基层关工委工作人员下到农村基层,历时一个月,对所有资助候选对象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考察。通过推荐人介绍、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等形式,如实了解候选受助学生的家庭人员组成、经济来源、在校表现等具体情况;后对资助对象进行公示。整个助学行动公开、公正,确保了助学款项用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救助标准按照专科、本科和省内、省外,分三、四、五千元3个档次进行救助,贫困高中生则按一千元进行救助。原则上已享受其他渠道救助的贫困学生,不予重复救助。

如今,万载县“一元捐爱心助学”活动成为了爱心的传输带,它在把党和政府、关工组织的关爱传递给受助困难家庭学生,实现了他们的上学梦,让爱的幼苗扎根于他们心中的同时,也给全社会传输了爱的力量,这个力量拨动了社会爱心的齿轮,使爱的动力不断地传输、不断地增强下去,汇成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动力。


(万载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巫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