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康区关工委在第三小学开展红色传承教育活动。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开展一系列“涉红”活动的方式,灌输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传承红色基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被赣州市列为“红色教育基地”。其主要做法是:
唱“红”曲。该校校园广播坚持每天中午必向师生放一首红色歌曲;坚持每星期由老师向学生教唱一首新的红色经典歌曲,用红色歌曲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充满激情。
看“红”影。该校坚持每月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共看经典红色剧目、影片不少于一次;并且在学生看过影片之后,及时组织学生撰写影片观后感、心得体会作文,使学生从红色影片中吸取营养,感悟人生。
读“红”书。该校倡导学生购买、阅读红色书刊,坚持每学期每班只少开展一次红色文化主题班队会,要求每个学生随时都能讲上一个红色文化故事;该校还不定期开展红色文化书画作品展和红色主题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此激励学生爱读红书,喜看经典。
颂“红”迹。该校不仅在校园内到处都张贴着英雄人物事迹的介绍,教室中到处都悬挂着领袖谆谆教诲的牌匾,而且还充分利用板报、专栏的形式,不定期宣传家乡往日峥嵘岁月中所形成的光荣传统、优秀品质和伟大精神,使全体学生在红色的良好氛围中得到有益熏陶。
祭“红”魂。该校每年清明节前夕均组织学生前往区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在冥冥祭扫中,不仅使广大学生寄托哀思,崇敬英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珍惜当下,奋发未来。
通过这些点点滴滴且实实在在的红色教育活动,现在,该校的校风校貌无不让人肃然起敬,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区各学校的前列。
(南康区关工委 刘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