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社会资源 创新社会帮教
景德镇市劳教所开展社会帮教效果显著
景德镇市劳教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景德镇市关工委、团委、妇联共同开展的以“同代人走向明天”为主题的社会帮教活动,效果显著。帮教劳教人员达8000多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们具体做法是:
一、多方联动抓整合,社会帮教工作由“被动”变“主动”。为创新社会帮教工作,该所主动上门,多方加强联系。一是加强与各级领导的联系,争取广泛支持。该所的帮教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广泛支持,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市政法委、省劳教局等领导都曾亲自参与“同代人走向明天”帮教活动,帮助劳教人员提高认识,鼓励劳教人员加速自我矫治。二是积极与景德镇市关工委、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联系,建立稳固持久的合作关系,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诚邀其他社会团体、社会各界人士来所做帮教工作。三是实行“三个延伸”,即帮教工作向劳教人员心灵延伸、向劳教人员家庭延伸、向社会理解支持延伸,全方位多层次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四是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帮教资源网络化。建立了以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和青年志愿者为主体,劳教人员亲属为辅助力量的社会帮教网络。“同代人走向明天”帮教活动,就是充分运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劳教所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范例。
二、与时俱进抓创新,社会帮教工作由“单一”变“多彩”。一是帮教时机的掌握更加灵活。变以往只限“中秋节”期间定期帮教,其他时间按需进行帮教。在“6.26”禁毒日,组织妈妈帮教团来所帮教;“五.四”青年节邀请青年志愿者一对一帮教,极大地发挥了社会帮教的积极作用。二是主题、形式不断更新。如在2009年主题为“呼唤”的帮教活动,与电视台“昌南对话”节目组联办了一期特别谈话节目,整个节目真情流露,温馨感人,使人们对劳教人员的内心世界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对化解外界对劳教人员的误解和隔阂起到了积极作用;2010年主题为“变化”的帮教活动,挑选学员代表外出参观,进一步增强他们对自身重归社会的信心;2011年主题为“启迪”的帮教活动,派出了杰出学员前往市高专,在近千名学生中进行现身说法,向同龄人述说自己误入歧途的历史和自我矫治的心路历程,既对高专学生起到了教育作用,又使劳教学员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鼓励与关怀;2012的主题为“关爱”的帮教活动,组织一批青年志愿者与劳教(强戒)学员子女结对,赠送学费、书包、文具等。三是积极推出特色帮教。积极参与景德镇市妇联、景德镇市团委“妈妈帮教团”、“青年志愿者帮教团”的建立,并诚邀其来所进行帮教。四是利用本所优势,增强互动性。与景德镇市关工委、团市委联合建立全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先后对景德镇市中山职业技术学校、景德镇第七中学等学校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三、加强教育抓素质,提高社会帮教工作成效。多年来,该所大力加强对劳教人员的养成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日常性教育,提高劳教人员的基本素质,并通过心理疏导、个别谈话等有效手段,搭建与劳教人员沟通交流的平台,了解其内心世界,增强其与人交流的能力。与此同时,加强对民警的培训力度,并结合党员先进典型教育、“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建立起一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劳教民警队伍。
近10年以来,社会各界与景德镇市劳教所联合开展帮教活动50余场次,进所帮教单位超过40余家,人数超过1000人次,联合帮教覆盖率90%以上。社会帮教为该所工作带来明显绩效:劳教人员改好率达到95%以上,没有发生一例所内重大违法违纪事件。
(景德镇市关工委 廖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