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少共进

吾有所爱,其名华夏

2022-02-15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主题征文比赛参赛作品三等奖

   者:张梓玥     指导老师:黄香财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题记

 

举目凝望,浮云碧霄,红日初升,其道大光,雄鹰展翅,遨游飞翔,一派朝气蓬勃,是人之所向往。再痴迷地瞧上几眼,一抹壮丽而又耀眼的朱红闯入眼帘,一览无余。它冉冉升起,在这宏壮之景中也是颇有几番色彩与韵味——是五星红旗!阳光灿烂间,它熠熠生辉,渲染成了华夏儿女心目中的圣洁之光。

昔日中华,是战争连绵,是血流成渠,是死伤枕藉,是悲痛欲绝。一幕幕惨绝人寰的画面映放,展现于中国人眼前。然而,他们又何曾能够忍受这般歧视与耻辱,何曾能够容忍自己的国家被外人这般残害!便引得无数华胄猛得清醒,为这木讷华夏再次站起,为那东方雄狮重新觉醒,他们放声浩歌,在炮火中奔跑着,在战场中嘶吼着,任那痛与伤迸发着,任那血与泪泼洒着,亦然是无怨无悔,苦中作乐。

于是,即便如今再多么岁月静好,再多么清闲自在,我们也不敢,不敢遗忘国耻,不敢渐忘昨日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

时间是一条回忆纽带,倒带入1949年之前。如今的繁荣昌盛便没了踪影,剩下的只有社会的黑暗,百姓的迷茫,与侵略者的肆意。可是却总有一群人,他们与众不同,眼神中满是坚定与希望。身在弱国,可他们却怀有雄壮之志;肩负重任,可他们却依旧不改欢笑面庞;死于战场,他们却仍心甘情愿,只求将自己埋藏于中华大地。因为他们心中蕴含着无限的忠贞之情,便可大义凛然地殒身不恤,血荐轩辕而心安理得。面对着重重困难,他们努力克服,从不退缩,从不言放弃,笃信着“没有完不成的任务”,艰难而缓慢地走向终点,走向胜利。幸好这盛世不负众望,如其所愿。破败的华夏在一位位英雄的拼命扶持下,迎来了曙光……尽管过程有多艰辛,有多困苦,但成功的喜悦总是会驱散一切,并驱逐所有不欢。当那满是伤痕与破洞的五星红旗树飘扬起来,便可明白:中国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我们不再是挨打的国民,我们可以对外自豪地说:“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泪水便再也无法止住,汹涌而出……即使它的身躯上布满灰尘,之中的中国红也仍在发亮,那五星也依旧在闪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道不尽战士们坚定的毅力;“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说不完战士们坚强的信念;“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又是战士们心中为国效力的多少渴望。自古以来便有先烈无数,我们更是肃然起敬,对如今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也越发地浓烈。

不错的,如今这太平盛世、这温馨和谐的背后,便是那般不容易。多少的痛苦与悲伤,多少的鲜血与生命,才染红了那五星红旗,才成就了如今的美好,是多么得令人珍惜。依昔记得这样一句话:“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这简短的一句话,却又包含着多少种情感。身处旧时代,他们最大的愿望便是世间平安,再无战争了。是啊!因为他们的奋不顾身,才使这一伟大的愿望实现,我们国家才不会再次重蹈覆辙,才不会再经历过往的痛苦。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曾这样说过。前人所建,后人所负,国家的兴荣应取决于后辈的努力。所以,吾辈当自强,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爱国,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我们应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不负前辈的期盼,为了国家能够一直昂首挺胸,而不断努力!

如今的光辉,洗涤了岁月,抚平了伤痕,完成了曾经的无数烈士之愿。这是中华民族的传奇,是中国民族的荣耀。这份骄傲,是华夏儿女心中一尘不染的铭记。

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的红日逐渐当空了,温暖地普照大地,取代了那漫长的黑夜,五星红旗升到了最顶端,随着风的吹拂而飘荡,漾起了层层鲜红的涟漪,其中还有金光在闪烁着,灵动着……

吾有所爱,其名华夏;吾有所敬,其名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