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六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中,有效地引领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涌现出一批爱家爱校,敬业奉献,诚实守信,为人友善的师生典型:有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钟细宝老师,荣获“新余市少年道德模范”,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新余小妞”陈丽君同学,面对厄运自强不息,坚强不屈,积极乐观,满怀“警察梦”的邹骏億同学。
新余六中始终把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之本,以“培养有责任感的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总体德育目标,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和方法,着力构建独特的教育模式——“六化”模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布后,学校精心组织,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印发到每个班级进行张贴,通过国旗下主题讲话、主题班会、演讲赛等形式进行宣讲和传扬,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有力地加强了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经常组织师生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爱心家访活动,走访和帮扶贫困生、学困生、留守生、单亲生等;开展为周围社区群众排忧解难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服务、清扫街道垃圾、协助城管整治等;开展义务交通岗活动,到毓秀大道与长青北路、与劳动北路等交叉路口,校门前横穿毓秀大道路口,维护交通秩序,保证全校师生的安全出行。以志愿服务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新学期开学期间和开学后第二周,集中时间,开展入学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周”活动。开学初组织各班用两到三天时间开展入学教育,主要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学生讨论订立班规班约,制订班级及个人新学期的新打算和奋斗目标等。紧接着在第二周,用一周时间对学生的外表形象、文明礼仪以及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督查和整顿,以整顿带动行为规范的养成。通过入学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周”活动培育学生的“五心” ——忠心、爱心、关心、孝心和信心,“六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环保习惯、文明礼仪习惯、遵纪守法习惯、爱护公物习惯,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具体化,细节化。
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营养源”,以国学为主体的杰出传统文化,是做好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新余六中开展国学教育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实验学校,学校围绕国学教育开展系列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一是诵读国学经典,感悟中华传统文明。把经典诵读作为课程安排,规定每周一、二、四的7:55-8:05为诵读时间。二是开设书法班、美术班、棋类班、播音主持与编导等国学课程。三是重视国学实践,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开展集邮活动,重拾传统游戏,重视剪纸艺术。国学教育让该校的学生浸润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明,沐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扎实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认真阅读《中国梦•我的梦》读本,详细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苦难的经历、复兴希望;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组织学生用文章记录和表达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召开“中国梦•我的梦”主题班会,班主任结合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话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宣讲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和前进方向;举办“我的中国梦”主题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展示对中国梦的个性理解,教育和引导学生懂得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主题活动深化了学生对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增强了爱国情怀感。
(新余六中 廖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