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少共进

上高县塔下中心小学暑期“万名教师访万家”圆满落下帷幕

2017-11-30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取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我校和谐、高效、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落实省、市县教育局“万名教师访万家”的活动要求,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取得了教师家访的预期效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高度重视,制定活动计划。为顺利开展好这次家访活动,学校精心布置,积极落实,制定了家访活动方案。学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毕校长讲解家访的意义,让所有教职工强化思想。在家访中要多讲学生的闪光点,多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要用服务学生的理念去家访。要认真填写好家访记录,撰写家访心得,做好问卷调查。

二、明确职责,关爱与责任同行。一个学生在班上、在学校不过是几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重的期望。学校要求“六必访”:贫困生必访、单亲生必访、特殊生必访、留守生必访、学困生必访、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必访。通过对问题学生、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学困生和家访,许多家长都感到非常高兴和感激。普遍认为这是学校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真心的为孩子们好,是诚心的干工作,是一个好教师形象的体现,是能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希望老师能多到家中走走。

三、明确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教育是一种服务,所以家访工作就是一种上门服务。我们的足迹踏遍了塔下乡的每一个村落,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奠定了基础,增加了教育的力度。

四、深刻反思,明确今后方向。家访的终目的在于收集信息、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家访后,教师、家长反馈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在家不做家务,守学生缺乏父母关爱,生有在家上网的不良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我校重新调整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出现的问题一一化解。

家访,是把教育工作由被动变主动,由点聚合成线,进而扩展成片、成面的整体工程。万名教师进万家,万家连带亿万人!我们的家访是在向人们传递一个信息:教育事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上高县塔下中心小学   余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