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上去很乐观,其实她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她叫何小清,2001年2月20日出生,是人和乡辉江村委辉江村人,现就读于新余六中初一(5)班。14岁的她本该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但却过早地体味到了人世间的艰辛。母亲在她记事前就离家了,她独自一人照顾瘫痪的父亲,用柔弱的身躯,坚强地支撑着一个家,承载着成年人的责任。即便如此,她依旧乐观、自信、坚强。
爸爸在,家就在
何小清的爷爷奶奶早已过世,妈妈也在她记事前离家出走,杳无音讯,没有母亲的呵护,也没法享受到母爱的欢乐,在她的记忆中,家里就只有她和爸爸相依为命。在她的印象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务活落在了自己稚嫩的肩膀上,她一边上学,一边做家务,力所能及的帮家里做事。更不幸的是老家房子倒塌后,家中生计也断了,2010年,爸爸带着她来到新余市区,在毛家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住下,靠帮一家物业公司清运小区垃圾谋生,这样,她就近借读在毛家小学。本来生活即将好转,爸爸靠苦力挣钱,何小清努力读书,父女俩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然而,祸不单行,命运不公,在2014年4月,她父亲何春根在上班时突发脑溢血摔了一跤,后经医院抢救虽然挽回一命,但从此落下半身不遂卧床不起。为给父亲治病,家里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而且断绝了经济来源,家里又没有至亲之人,所有的重担都落入到她身上。父亲的瘫痪,犹如五雷轰顶,年幼的她感觉天都要塌下来,感到一片茫然,无法接受这个无情的现实。她整天魂不守舍,孤独徘徊在生活的边缘。她回想着和父亲一起度过的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可这一切对她来说已经成了奢侈。想着想着,眼泪就不听话地流了出来。
她家所租房子分为三截,爸爸生病后就躺在进门一截的一张木板床上,床边放着一把轮椅,地上的便盘还装着他的排泄物,因为他的右半身已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下不了地,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中间一截是何小清的“书房”和“卧室”,后面的一截作为厨房。在这间狭小简陋的租房里,何小清一边读书,洗衣做饭,帮助父亲洗漱穿衣,端屎端尿,照顾着她瘫痪的父亲。
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下,她的爸爸今年暑假被送入到家乡的敬老院,她也升入到新余六中就读,在老师、同学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怀下,她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一面,渐渐走出了阴影,最终选择了坚强。经历了这一切,她变得懂事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苦难不可怕,只要心中贮满阳光
与同龄的同学相比,何小清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亲人的陪伴,独自一人租房子在市区街上,靠政府的补助生活,放学后,同学回家可以在父母身边撒娇,有热腾腾的饭菜,有父母的呵护,而她回家后,面对的是孤单,自己洗衣做饭,自己一个人学习,边电视都没有。周末,还要赶回家照顾好爸爸。然而,她又是最幸运的,因为经历苦难后,她收获了很多很多,学会了独立自主,学会了战胜困难,学会了面对挫折,学会了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她生活非常俭朴,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不乱花钱也从不和同学比吃穿。
在经历了人生的这些不幸后,她明白了学习对自己的意义,更加懂得学习是自己的天职,在求学阶段自己只有用更加出色的表现,才能更好地回报那些曾经帮助和关心过她的人们。在班级中她不是最聪明的,但她一定是最勤奋的,上课时从不开小差,细心聆听老师的点滴讲解,积极思考,仔细勾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课后不懂就问老师。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家务,然后开始写作业,学习在她看来,是自己现在的第一要务,她不允许自己有一个知识盲点,不放过一个知识漏洞,有些科目的知识点不懂,她要记五、六遍,甚至十遍才能记住,她从不放弃,始终相信:“勤能补拙”。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中考试中考了500多分,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
家境的不幸是种打磨和历练,历经风雨后的她,依然向着心中梦想努力前行,她要努力读书,有朝一日让爸爸过上好的生活。她是一个心中充满阳光的人,因为每天你都能看到她甜甜的微笑和坚毅的目光,她是一个让人坚信困难击不垮的女孩!
苦难是不幸的,而坚强是有幸的,只要心中有阳光,再严寒的冬天也不会感到寒冷。
别人帮助了我,我要感恩
家里出现事故后,何小清当时就读的毛家小学师生为其捐款3950元;时任渝水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毛志军在年前得知情况后,将她家列为结对帮扶对象,经常买去米、肉、油、面等食物和生活用品;附近邻居也经常向她家伸出援手,送点吃的穿的。进入六中后,林卫校长、班主任毛莲青、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无微不至的关心何小清的学习和生活,为她送来了校服,办好了食堂的就餐卡,送来慰问金和文具……
她接受了关爱的滋润,感受到了关爱的温暖,也传递着关爱。在学校,她热爱集体,时时为集体着想,每次大扫除,都会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从擦瓷砖、抹栏杆到拖楼道,她都抢着干,总是累得满头大汗,同学替换她,她总是说:“没关系,我不累,能为集体做点事,是我的责任,集体的荣耀,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荣耀。”,学习中,一些成绩不如她的同学喜欢围着她知识难点、问作业,她总会微笑着答应,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直到求问的同学露出满意的神色,这时候也是何小清心里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她从中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也以自己现在的能力在回报,在报恩他人。
生命因奋斗而高兴,生活因拼搏而精彩。同学们的信任与理解,社会的关爱与鼓励,将鞭策她继续前进——坚强的阳光女孩:何小清,我们为之喝彩!
(新余六中 龚余平 廖志平 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