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70后、80后农村中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加的严峻形势。为了让留守的孩子也能过一个安全、充实、有意义的健康地成长,近年来九江县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坡村关工委开展亲情关爱系列措施;做了一些有益的“代理家长”的尝试。把爱心、亲情和温暖送到每一个“留守孩”身边,初见成效。
据笔者了解,九江县沙河经开发区天坡村关工委多方筹资10余万元,硬化村小学校操场,资助贫困青少年就学;新建图书阅览室、文化戏台等;重点对分散居住600余户18个村民小组的20多余留守儿童制定了“定点、定对象、定日期”的帮扶计划;加大在经济上帮解困,在出行中帮安全,在心理上帮疏导,在生活上帮服务,在思想上帮提高;建立学校、村组、家庭“连心卡”制度。由村、组统一开展“我爱老师”、“争做小能人”等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代理家长”、“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定期为他(她)们学习辅导、生活帮扶、心理慰藉,让20多名留守儿童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据悉,九江县沙河经济开发区天坡村关工委利用“爱心妈妈”、“家教志愿者”等担任“代理家长”和辅导教师的角色,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20多名留守儿童在“连心工程”的亲情和教育空白。该村关工委这种做法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一是学校为每个在校“留守孩”建立个人档案,记录“留守孩”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儿童们父母和监护人的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等;二是通过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不仅使孩子们丰富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成绩,增强了对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体验“家的温暖”;三是通过“代理家长”、“爱心妈妈”与20余名留守儿童“结对子”让这些情感缺失的孩子找到“家”的温暖,并且有了情感倾诉的对象;四是体现了“儿童为本”,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留守孩”营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五是以创建少年健康成长为抓手,推行红色工程,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热情;打造“儿童成长家园”,真正成为20余名留守儿童的“家园、校园、乐园”,成为他们的幸福之家,成长之家。
正因为沙河开发区天坡村关工委重点为“留守儿童”做好事、做实事,得到了上级党委、关工委的高度肯定,前不久,全省关工委“四看”现场会上,省、市、县关工委领导观看了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守儿童的精彩节目表演,天坡村关工委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区关工委工作先进村。
(九江县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工委 周仕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