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厚德载物。现代人认同的是,道德是魂,法律是骨骼和血肉。所以法治建设与道德弘扬必须相向而行。
近日,江西省铜鼓县司法局、县普法办开始陆续在全县中小学免费发放,结合本县实际和客家文化自编首套两册本土普法教材——《中小学道德与法治》。
从形式上看,是政府为了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出的“教材、师资、经费、课时”四落实的举措,促进法治进校园。透过这套自编本土普法教材的具体章节表明了:一是组织者和编写者的独具匠心——“客家美名天下扬,以德立世万年长,法律常识记心间,权利义务要分清,安全防范自我做,吸起教训为平安”;二是选择良法条文“与社会生活需求相接应,与人民群众诉求相答应,与普法对象要求相对应”力求普法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创新;三是该县中小学普法教学方法立足“法治之道,从青少年开始,以基础教育为先”的理念之上; 四是该县普法宣传教育目标在于让法律条文融入道德文化,成为从 “小老表”开始到普通“老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为人处事准则的观念之中,“小手拉大手”的普法宣传效果则更加显现;五是此专项财政经费开支12.6万元,说明“三公经费”结余之后,去向开始进教育到基层,让职能部门感到普法经费切实有保障,让全县人民群众感知道德与法治,共筑文明和谐法治校园和家园的新希望,新景象;六是标志了从“六五”普法进入到“七五”普法,不仅是时间增量,更将揭示依法治理的质量提升。
(铜鼓县司法局 胡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