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青少年之声

(小学组二等奖)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参观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有感

作者:许葛寒

性别:男

学校:萍乡市安源学校

年级:五年级

指导老师:罗琪

获得奖项:全省中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比赛——小学组二等奖


爸爸有着深深的红色情结。他上中小学时,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师生徒步去安源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受爸爸的影响,我和妹妹也在心底种下了红色的种子,因此,每个暑假去参观“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便成为我和妹妹的“必修课”。

    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矿工们辛苦劳作的情景。

    在黑暗、狭窄、低矮的矿井里,矿工们身上仅围着一块三尺长的夏布艰难地采着煤。这块布是头巾、是浴巾、也是唯一的遮身之物。

    令人震惊的是,矿工中竟然有童工。其中一位和我一般大,他身体赤裸,瘦骨嶙峋,嘴衔矿灯,拖着与成人拖的一样大的装满煤炭的竹筐,吃力地在巷道中爬行。

    童工的命运极悲惨,家里都很贫穷,小小年纪就得独自谋生,甚至得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当时童工非常普遍,纪念馆中陈列着十二位从安源走出的开国将军,其中十位曾经做过童工。做童工时,王耀南少将才8岁、吴烈少将9岁、丁秋生中将13岁、杨得志上将14岁。

    童谣“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狗。”正是对矿工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今年我已10岁了,不仅不用做工,还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每天在宜人的校园里,慈祥的老师悉心地教导着我们。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幸福啊!这一切都源自于祖国的强大和昌盛,源自于革命先烈的拼搏与奋斗。

    令人痛心的是,许多革命先烈牺牲时是那样的年轻。如: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22岁、“黄浦三杰”之首蒋先云25岁、黄敬源25岁、邓贞谦21岁……他们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民族的复兴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令人欣慰的是,烈士的鲜血和生命不仅浇铸出了新中国,还使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然而,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现在虽然不需要像先辈那样进行血与火的生死之搏,但民族复兴之路仍任重道远。

    民族复兴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地不断奋斗,祖国期盼我们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接续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因此,我们要缅怀先烈,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和奋斗精神,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培养良好的民族自信心,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同时,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牢牢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像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儿时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长大后做祖国建设的合格接班人,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在我们这一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