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雷锋是同时代人,个子一般高,年纪也差不多大,都出生在万恶的旧社会,都是穷人的孩子。解放后我们都当过兵,只是我比他晚了三年。1963年高中毕业的我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到了部队,他却走了。在部队的十多年里,我一直以雷锋为榜样,处处向雷锋同志学习,使雷锋精神植根于我心中。
在雷锋精神鼓舞下,我也象雷锋那样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那时“老三篇”基本上都能背出来,“毛主席语录”大部分也能背出来。每天早上起得很早,连队还没吹起床哨就起来做好事了,中午午睡(休)都很少休息,不是学“毛著”就是做好事,在军营、在列车上、在地方都留下过自己做好事的身影。那时上级规定:学习毛主席著作“天天读”,军事训练“天天练”,都是一小时。我所在的无线班由于“天天读”搞得好,1967年上半年团里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会时,我们班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作为副班长的我也在大会上介绍了我学“毛著”的体会。一个班两份材料同时介绍,这在我团的历史上恐怕是没有过的。由于学“毛著”能理论联系实际,没有私心、一心为公、全心全意在部队服役,也的确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军事技术勤学苦练成了一级技术能手,政治学习积极认真,被机关党委树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后来又出席了师、武汉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四好连队、五好战士、功臣代表大会”,成为团、师、武汉大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受到表彰。1967年10月破格提拔我为排长。
在雷锋精神鼓舞下,我学习雷锋写日记。在我当战士的四年多里,我坚持天天写日记,即使是在援越抗美的越南战场上,我都坚持下来了,有时因为打仗当天没时间写,第二天也要补上。回国之后,国内文化大革命风起云涌,因为那时高中毕业生在部队极少,所以文革时三支(支左、支工、支农)、两军(军管、军训)我都参加了,任务十分繁忙,我照样坚持天天写日记。在当战士的1500多天里,我写了1500多篇日记,整整写了五本笔记本,约20多万字。另外还撰写毛主席著作学习笔记《两瓦无线电员教学教案》一本,约30万字。没有雷锋精神的鼓舞,我绝对做不到。由于长期坚持写日记、写心得、思想觉悟、写作水平有较大提高。现在拿出那些日记、笔记、教案来看看,觉得挺有意思。
在雷锋精神鼓舞下,我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作风。当新兵时每人发了个针线包,衣服破了自己补,扣子掉了自己钉。这个“小小针线包,革命传家宝”我至今还保存着,跟随我快半个世纪了!现在年老了,眼花了,但针线包仍在我手中发挥着作用。许多当过兵的人说:“军装在部队穿够了,到地方我再也不穿了。”我却不同,转业到地方后又搞武装,刚脱下军装又穿上了军装,一穿就是18年。退休之后,我仍在穿军装,只是对换着穿,没有穿一身军装罢了。军装我穿了30多年,习惯了,再说我觉得军装比较合身,又很牢固,非常耐穿,比一般的服装要牢固耐穿得多,尽管不时髦,但很经济实用。女儿看到我天天“老八路”,没什么时尚衣服,就破费给我买了“雅格尔”、“雪中飞”等名牌,我对女儿说:“太浪费了,不要买,有军装,有一般的衣服穿就行了。”
在雷锋精神鼓舞下,我坚持了劳动。雷锋同志日记中有一句话:“世界上光荣的事——劳动”。我以雷锋为榜样,不管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不管是在位还是退休,几十年来我都坚持劳动——种菜。2004年“乡巴佬”进城了,住在城北,我当时想:菜可能种不成了。哪知不久在居住地旁边租到了近一分地种菜。另外,我还在开发商闲置的土地上开荒种菜,先后开了十多个地方,这里要建房了,又找一块没做房子的开荒种菜。近几年我上午到公司关工委上半天班,发挥余热,作点奉献,下午如天气好,就去劳动。每当我看到那青油油的蔬菜时,心里说不出的愉悦。旺季时菜吃不完,我就送点给亲朋好友、邻居吃,吃过我种的菜的有几十户。虽值不了几个钱,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啊!他们都很感谢我,无公害的新鲜蔬菜谁不喜欢呢?
劳动可以使我们不忘本,保持一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从养生角度讲,即锻炼了身体又能吃上绿色环保蔬菜,有利心身健康,且节省了家庭开支,一举四得何乐而不为呢?
在雷锋精神鼓舞下,我仍然退而不休。2000年6月退养,2001年我便应邀参加了公司关工委工作,后公司党委令命我为公司关工委副主任。我以雷锋的名言“对工作象夏天般的火热”。主动作为,积极工作,以火一般的热情,克服家里、工作中的困难,开拓创新,发热发光。十年来我撰写近20篇演讲文稿,作报告30多场,听众达3万多人次。我与公司其他“五老”同志同心同干,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公司关工委评为市、省、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作出了贡献。
今后在我有生之年,只要身体还好,就要象雷锋说的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党、为新钢做点贡献。有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认为:“夕阳无限好,黄昏更灿烂!”我也愿我们的中老年朋友,特别是青年朋友,以雷锋为榜样,岗位学雷锋,不要让雷锋“三月来,四月走”。一定要让雷锋精神永驻钢城,永记心中!让我们一起为新钢在困境中突围,为新钢和谐、健康、文明的家园作出更大的贡献!
(江西省新钢集团公司关工委 钟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