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育儿天地

谈话教育“五忌”

峡江县水边镇佩贝小学曾冬梅


谈话是班主任教育学生常用的方法。要使谈话教育内容被学生所接受,取得理想的效果,班主任除讲究谈话教育的艺术外,更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切忌唠叨。某些道理,学生已经懂得了,可有的班主任惟恐学生印象不深,重三道四,没完没了,总想让学生“耳朵里听出茧子”,达到强化目的。殊不知,重复絮叨会使学生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你越说,他越不听,持漠然置之神态,甚至讨厌你、冲撞你。

二、切忌揭短。学生做了错事,班主任应“就事论事”,而不应“揪陈帐、算老帐”。那种“揭短”式的谈话易挫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希望得到班主任谅解、宽恕的心情冷落,特别是学生承认了错误,班主任还“逢张告李”,极易导致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反常心态,从而增加教育的难度。

三、切忌迁移。有些班主任容易把别人身上的不良倾向不加分析地迁移到某个学生身上,开口闭口就是“你不要学XXX,”主观武断地认为该生身上也存在着这样的毛病,想当然地千叮咛万嘱咐。其结果把学生的情感推向对立,会使学生对你的话充耳不闻。

四、切忌提审。某些班主任喜欢居高临下,用审问式的口气“训”学生,动辄“面壁”,其结果,学生可能会慑于教师的威严而口头上暂时认错,其心灵深处却因你的简单粗暴方式而非常恼火。其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有调查表明:学生喜欢的是心平气和、平等式的谈话,尤为反感的就是居高临下,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

五、切忌轻信。这是谈话教育取得效果的重要前提,学生难免犯错误。对学生所犯的错误的事实应该调查清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那种道听途说、偏听偏信,把学生看死的谈话必将导致师生情绪的对立,自然无法取得较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