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育儿天地

坚持教育内容与教育艺术的科学统一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属性、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

人是人体与意识的有机统一体。意识是人的机体——脑的产物,又能动地反作用于人体。人体与意识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的发展。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人的发展规律,运用一定方式方法,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意识(思想、知识、技术……)传导、渗透、置换,以期扩大人的意识容量、升华意识品质,进而推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是意识的传导、置换,目的是人品质的进步和能动作用的提升,在我国,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与思维和行为方式素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技才识胆略全面发展的创造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塑造新人类的工程。扩大教育的面,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实现教育的效率,是教师需要孜孜不倦探索的任务。

教育,是教育内容与教育艺术的结合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相生相长、协调运作的辩证运动,两者不可偏废。

内容是艺术的载体和前提,没有内容的艺术是虚无的、没有价值的艺术;艺术是内容的索道、桥梁、手段,任何内容都要通过一定途径、一定方式方法才能传导、编置进入大脑,脱离艺术的内容是封存的、没人知晓的、因而是没有价值的内容。

教育内容与艺术的有机协调运作,才是有生命力的内容和有灵性的艺术相结合的现实教育,才会产生教育实效,推动教育的发展和人的进步。

教育内容,属于意识范畴。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只要能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脑)的客观事物现象,都能在大脑中形成或正确、或歪曲的意识。人的意识具有广泛性、丰富性、复杂性、深刻性和可变性。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意识。动物园中形体巨大的北极熊,总是听命于驯兽女郎,女郎有意识。在人体上看似废物的霍金,却是当今在世伟大的科学家,而体态健全的啊扁,却拿着公权去A人民的血汗钱,关进了“兽笼”。人与人的根本区别也在于意识。

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的变化。意识指挥人们用一种物质(包括形、声、色、光、味、力……)的东西作用于人体,引起人体及其大脑的变化。用不同的意识武装人脑,不同的意识反作用于人体,形成了人与人的巨大差异,乃至根本性差异。

因此,用什么样的意识、什么样的内容武装人的头脑,是头等重要的根本性问题。它关系到人的意识品质,关系到人的行为对象、行为性质、行为方式方法的好或坏、对或错,关系到人的事业成败,关系到人的自我完善与否。

正确意识,对人的事业和人自身发展起积极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也能够科学地指导自己的学习、研究、训练,促进自己的完善和发展。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新中国的创造者。学生张优云立志用“科学强国去粉碎列强的欺凌”,成长为有贡献的科学家。无数事实证明,用科学而先进的意识教育学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优越人才的根本和前提。

错误意识,对人的事业和人自身发展起消极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和自我完善。才华出众的xxx,虽拥有八百万大军,但始终抱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独裁统治的思想,祸国殃民,走向灭亡。因错误意识而导致人生挫折、失败、消沉、颓废、腐败的例子,不胜枚举。错误意识是万恶之源。

我们是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在塑造人类史上的人类。

必须坚持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它必须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符合人类利益、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正确意识;它要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思维行为方式素质;它要促进青少年一代德智体美劳技才识胆略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书育人,德为本。人是个体的人,各有自己的个性、需求、爱好。人又是社会的人,在不同的家庭、阶层、阶级、民族、国家中生活,都深深地打上不同的社会烙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生活的不同社会环境决定人的意识是有差异的,有矛盾的。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国家是人们利益的共同体,只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我国人民才能幸福安康。需要运用教育的手段,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武装人的头脑,激发人们树立爱党爱国为民作奉献的崇高理想,诱导人们跳出渺小的自我,把家庭、国家、民族、人类的进步有机地统一起来,立志图强,终身自学,不断探索,坚持创新,让人生有所作为,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是教育的根本。

德才兼备,德优先。在实施德智体美劳技才识胆略全面素质教育,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增强人的全面竞争能力,培养大批优越人才,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任务的过程中,德育教育要摆在首位,优先抓好。只有优先解决好人生价值取向,人生才会有取之不尽的内在动力,业务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人的能动作用才会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在这里,我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1959年刚出茅庐,拼命抓教学,期中考了一个倒数。失败的猛棍打醒了我,把一味的补课调整为爱国立志为红线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抓三年,学生的觉悟高了,自觉努力的风气上了,中考夺得,还培养了科学家幼苗张优云。我自觉地请上这位“成功之母”,两年,把四面通风的赣七中变成了优越初级中学,赣州地区教育局还组织全区初级中学校长到七中学习办校经验;三年,让赣一中教学质量转了一个乾坤,低进高出,高考的优质率、升学率在近十多年中次全面超出兄弟学校。

如能冲破业务挂帅思想束缚,步入德育优先的轨道,均能获得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双赢。

必须坚决抵制陈腐、狭隘、自私、错误、违背自然、社会与人自身发展规律的思想和内容。它会把人拽向极端自私的深渊,为着个人眼前、渺小、腐朽的图谋而侵害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造成人为祸害,变为社会罪人,走向生活末路。这是错误意识消极作用的功能性反映。

科学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艺术在实践过程中的有机统一,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思想错了,南辕北辙;不讲艺术,方法错了,也会走向反面。

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成长受着自然规律的约束,同时也受着社会规律的制约。因此,对人的教育,意识的传导、置换,既要符合自然规律,也要符合社会规律,符合认识规律,必须根据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规律进行,讲究教育艺术。

教育艺术,是教育者依据教育规律和认识规律或意识形成发展规律,为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教育方式方法。

意识的过程,是源(客观事物)、质(脑物质生理构成品质)、知(累积知识的多寡和品位)、径(眼耳鼻舌身脑)、机制(存在、知觉、表象、回忆、思维的流程)、情志(喜、怒、哀、惧、爱、恶、欲、承)与方式方法在实践中相生运作的过程。承,指人体与心理的承载能力和承载规律。教育艺术研究,应从促成意识形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入手,找到规律。

源。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事物,要求教育具有直观性,遵循自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这样,形象的事物就自然地转化为“概念”,每一“概念”都有形象的对照物,从而达到对“概念”的认知。学生认知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不要一味地概念堆积,而要科学设计“形象”与概念的有机统一。从婴儿到老年的教育,概不能外。正因如此,我已经制作了《立志成才把人生献给国家民族》等等十几个多媒体课件,到大中小学武警战士中进行德育系列教育活动,获得了直观性的良好教育效果。

质。人脑是由140亿个相互联系的神经细胞(神经元)组成,具备意识的物质生理构造,具有巨大的信息获取、输送、储存、提取、加工创新的潜能。意识,是人脑的属性,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能动反映。人脑的意识功能既有自然性,也有遗传性,还有开拓创新性,但都需要在运用之中加以激活、确认、开拓、发展和创新。如同地球领域具备建立各种联系通道的品质,只是需要依据其固有规律去开辟海陆空天的各种联系。于此,教育必须具有启发性、诱导性,以激活脑机制,认知新事物,建立新的神经通途,开发人的智力。例讲为什么要立志成才,图文并茂地用人孩变狼孩的故事,启发以优越人物规范塑造自己的思考;通过自然物质可塑性的图文,导出人的可塑性很大的观点;链接人的巨大差异图文,激励青少年立志成才的强烈愿望。

意识器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运用中确立、发展和创新。在单调枯燥、缺乏刺激的环境中,脑细胞多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皮层发育缓慢。生活在丰富多彩、充满刺激的环境中,脑细胞经常处于兴奋活动状态,大脑发育相对较好。原赣六中教导主任何雪萍开始任班主任时,顾虑重重,问:一周上一节音乐课,能当好班主任吗?结果,她带出了优越班集体,在中考只有40%——50%入学率的时期,她班百分之百地考上了高中,后来有十几位读研究生。至今班上几十位同学仍会去探望自己敬爱的老师。她的秘诀是爱心加上智力素质训练。每天五到十分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想象力的训练,通过对意识器官的种种刺激,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多种意识器官的认识能力,从而促进了学习效率全面提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艺术地加强学生智力素质训练,是增强学生认识能力的有效途径。

知。人的大脑中遗传有信息意识基因,后天积累了不同数量品位的知识,具有文采的追求和逻辑性的美感。因而,教育忌讳没有内容的说教、“老太婆”的唠唠叨叨、天天重重复复的空口号,而必须具有针对性、知识性、逻辑性。常常教训学生立志,几乎无动于衷,而听了“立志成才”图文并茂的主题讲座,清楚地看到:自然物质都具有可塑性——人的可塑性很大——依据不同的规范塑造不同的人——一要按照优越人才的规范塑造自己——立志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于是,江西应用技术学院的学生发出了“要立大志,干大事”的声音;师范科技学院的学生写到“让我真正认识到需要认真地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广东南方学院的吉老师写到:“包括老师在内的许多人都想成为优越的人才”,黄金实验小学的孩子们热切地“建议爷爷到所有学校去讲座,让所有的学生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径。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眼耳鼻舌身脑)就会在人的大脑中产生意识。一看、二听、三嗅、四尝、五摸、六辨,是人们获取关于客观事物知识的途径。因此,教育工作要设法调动人的多种器官功能并用,强化教育效果。兼看、兼听、兼闻、兼尝、兼摸……动动手、试一试、分解一下、又组合起来,效果是奇特的,你的教育、事物的本质、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就可能被学生接受了。因为,现象与内存结合了、感觉与体验统一了,复杂的大脑神经机体对此进行了分析、判定、加工、编码、储存、乃至创新。多媒体教育手段是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好方式,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艺和水平,有助于增强教育效果。

机制。意识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的刺激,导致大脑功能运作而形成对事物个别表面特征的感觉,大脑把这种感觉与原来有关事物的感觉组合在一起又形成了该事物的整体知觉,在内力和外力的推动下,大脑把有关知觉形象组合则产生了新意识。这告诉我们,教育必须做到形象与抽象的、已知与未知的衔接和过度、使用外力刺激、调动内力驱动,达到教育的效果。如讲人与人的根本区别,用霍金、毛泽东、陈水扁三幅形象图片,分别讲述各人的为人、业绩,同学们顿悟“人与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意识”。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自个别到一般、由部分至整体、透过现象找到本质的过程。教育则应该坚持由个别到一般有序过度、把分解与组合有机统一、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原则。这可以取得触类旁通的效果。实现触类旁通的教育,是有效率的教育。例用“人孩变成狼孩”的个别现象,帮助学生认同了“人是环境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的一般本质。只有得到学生认同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进而产生共振,达到意识输入、置换的效果。

情志。人有着丰富的情志追求。教育应该有思想性、教育性,有事实、事件,有情节、细节,有矛盾、冲突,把学生带入到生动的情境中去接受熏陶,促进理念情趣的丰富、调整和统一。不注入内容,或仅是文字符号的堆积,这不是教育,喊上一千遍,却越远离于教育效果。一次,我对初二学生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引用了数学家张广厚的事迹,说他考上北京大学后发现唐山来的状元不如其他地方的状元,便到图书馆找了一本好的数学书自学,认真地解答每一道数学题,共解题五千多道,习题本累积成一座小山。这五千多道习题如同通往数学家宝座的阶梯,每解一题登上一个台阶,解完五千多道题,就自然而然地登上了数学家的宝座。过了二天,赵诗丽老师告诉我“报告”的效果很好,每个学生都自做了习题本在解数学题。这确实是:冲突激荡人心,情节扣人心弦,细节引人入胜。

人心向上有自尊。这种“上”和“尊”既带有个性,也带有社会性烙印。它要求教育必须坚持正面引导,切莫简单训斥。一次,学生告诉我,二位同学课间拿着扫帚在教室里追打搞笑。过去的训斥没有终止这类现象的发生。如何解决偶有发生的此类问题?还是要从尊重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正面引导,提高素质。于是我平和地说:“上午有二位同学拿着扫帚在教室里追打、逗趣。如果到教室外面,可能有益于身心健康,是好事;而在神圣的教室里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和休息,就显得庸俗低级缺德。拿扫帚打斗,在什么地方,都不应是学生的行为,太不文雅了。我相信他们今后一定会改正。”真的,以后再没发生此类事情。

切忌伤害学生的人格。那是1959年留校任教伊始,班上有个学生不太受教,上课时而说话,我心急喷出一句“你要摆脱地主家庭的影响”。这形左实右的话语,怔住了幼小的心灵,上课守纪律了,开朗的形态却少了,造成了学生心灵的创伤,也成了我数十年的隐痛。爱是教育的真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要把爱心融化于一切方式方法的教育过程。

任何简单粗暴、缺乏爱心的教育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2009年,我亲眼见到某校某班主任大声地训斥全班学生,学生群起哄叫,班主任只能无奈地走出教室。对班集体的粗暴,使自己无地自容。在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将个别与集体区别开来,把爱心和方法协调好,设计有效的教育。

人的听觉具有审美情趣。教育要讲究语音、语调、语速。语音清晰洪亮,听得明白,产生激情,于情不自禁入胜境;语调抑扬顿挫、有韵律,引发情感,感悟意境;语速偏慢,让语意在听者的脑中有回旋的时间,利于把它编制储存在大脑中。

人的视觉具有极高的鉴赏能力,喜“和、善”是人的普遍心态。教育者要神态慈和大方。慈和,让人顿生亲敬可随之意,情愿听从教诲;庄重大方,令人觉得稳重可信,心情宽松奔放,驾“神”舟驰骋思想和知识的海洋。

人的意识状况是有差异的。因特殊家庭影响而形成不一样的心理要素,因不同区域环境生活又形成不同的认知基础。不同个体有不同的认知特点,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意识倾向。因此,教育要有针对性,因对象而有区别,做到有的放矢,牵好“牛鼻子”。1981年赣六中初三上学期伊始,学校把八个班的双差生集中编成“挽救班”。一想挽救他们,二想优化其他班的学风和质量。同学们一进教室,都面面相觑,惊诧发现我们是“差生班”,顿时呼叫“学校要抛弃我们”。小牛无缰绳,牵鼻而引之。人之“鼻”在于脑。面对“挽救班”的同学,首先摆事实,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学校在挽救他们,激其萌生新生欲望。在他们信服之后,顺势唤起他们“自己救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二个星期后,教导主任告诉我,“挽救班”纪律好,每一双眼睛发光般地注视着黑板,只只耳朵似兔耳矗起来听课。一个月后,全校广播操比赛,“挽救班”夺得名,同学们激动无比,热泪盈眶,卸羞耻,赢自信,得尊严,无不自豪!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改造人。但是,人也可以改造环境。因而,教育应该坚持点面交叉循环工作法。以典型引路抓好落实;广泛宣传,建设良好人文环境。1962年下学期,我调任赣五中共青团专职干部。看到学生到校都不早读。于是,从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一早晨开始,我迅速跑遍所有班级,纪录各班学生到校后在读书的人数,派一位学生干部,用一块黑板,以快报的形式报道出去。天几个人,第二天二十几人,第三天数十人,而且有的班主任也开始到教室关心学生的学习……第三周蔚然成风。一个团委书记、一名学生干部、一块黑板,加上一支粉笔,利用典型引出好的学风,广为宣传,迅速改变了整个学校的不良学风,促进了自觉读书人文环境的形成,可见“点面交替工作法”的卓越功效。

人是劳动的产物;意识,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劳动起决定性作用。作为包含着劳动内涵与外延的实践,是人的发展与意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决定了教育必须与训练有机结合。有两个幼儿,都得到奶奶的钟爱。一个是爱得十分现实,宝宝爱吃鸡腿,一个二个三个……六个任他吃,“哪会容不下一个宝宝”!宝宝长到五岁了,什么爱吃的都一人独占,否则就嚎啕大哭,惟我独尊,难于相处;另一个爱的是现实与长远的统一,吃一个鸡腿,叫宝宝给爷爷吃,爷爷做了一个吃的动作,夸奖宝宝有孝心,叫他给妈妈吃,妈妈做了一个吃的动作,表扬宝宝良心好……宝宝也到五岁了,吃什么都会考虑大家,相互关爱,和谐共处。

教育明白道理,掌握知识理论;训练把意识物化为品质和能力。赣一中叶海英老师曾任87届高三4班主任,倾爱心培养一代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她在告诉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和胆量重要性道理的同时,推行课前一分钟发言制度,安排全班同学每节课预备铃响后,轮流上讲台发言一分钟;同时又安排同学每天在黑板的一角抄写一首唐诗,利用语文课二三分钟时间进行简短的学习与探究,让同学们每天学习一首唐诗。一训就是三年,同学们知识渊博起来,能力形成并增强,该班学生成才比率高了许多。

无数事实显示:错误教育与训练的统一,形成坏的意识品质;正确教育与训练的科学统一,形成好的意识品质和行为能力。因此,必须坚持正确教育与训练的有机统一。

坚持不备课不开讲的原则。对学生讲话就是教育,那怕是一分钟的讲话,教育就要有效果。既然教育效果是源、质、知、径、机制、情志与方式方法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相生运作的结果,就必须依据意识形成发展规律备好每一节教育课。信口开河,随意训话,不能潜入心田,是没有效率的教育。教案上的备课、多媒体的备课、实践活动中的备课,在大脑中构思也是备课。价值取向、中心、取材、情节、冲突、语言、逻辑、方式方法……都要周密思考。我带的“挽救班”在一个月之中变成优越班,与“说每一句话”都要斟酌思想性、教育性、语言选择、艺术形式……有着密切联系。

教育是一项艺术、一门科学。掌握教育艺术科学,获得精湛的教育艺术,按规律进行教育实践,一靠学习,二靠交流、借鉴,三靠不断实践创新、不断总结、不断理论升华。

许多教育技艺在书本上找不到。加强教育实践创新和理论升华,是提升教育艺术水平及理论水平的直接源泉,是把握精湛教育技艺的捷径。

总之,人与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意识。教育就是意识的传导和置换。教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是塑造新人类的伟大工程,用科学而先进的意识武装学生是头等重要的根本问题。教育是教育内容与教育艺术有机结合的过程。科学而先进的教育内容是正确教育方向的保证,是内在动力的源泉,是教育艺术的主体;科学而先进的教育艺术是教育效率的必要条件与必然途径。成功的教育有赖于科学而先进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艺术的协调统一。我们要在实践探讨中,在学习消化中,在交流借鉴中不断地实现两者的动态统一,创造的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地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思维行为方式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技、才、识、胆、略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性才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一代新的人类,推动社会的进步,创造人生的社会价值。

(赣州市章贡区关工委吴廷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