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赣州市关工委实施“二三四”工作法深入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

2022-05-31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赣州市关工委再度下发活动方案,实施“二三四”工作法,持续深入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关心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

一、选准“两个点”。一是选准切入点。通过帮扶帮教活动建立起的感情基础,在“大手握小手、听党话、跟党走‘双万工程’活动”中的8万余名“五老”帮扶帮教的25万青少年对象家庭中先行抓好活动的开展。随后,从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入手,通过市关工委班子成员每人抓好一个县(市、区)、县(市、区)关工委班子成员每人抓好一个乡(镇)、乡(镇)关工委班子成员每人抓好一个村(社区),层层示范带动,树起一面旗帜,推动全社会弘扬好家风好家教。于都县“搭平台、树家风、育新人”经验在省教育电视台大篇幅宣传报道,受到全省关工委系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二是选准着力点。赣州市关工委结合实际,将着力点放在实践路径上。选择有一定传承家风基础的村落和家风厚重的农户,一方面,对地处比较偏远、村庄较小、姓氏人口较少的,采取“五步走”,即宣传、商讨、悬挂(书写、装裱)、回访、评比。环节中突出“老少对接”,如在“商讨”环节,“五老”组织召开家庭会,商定符合帮扶对象家庭实际和姓氏的家训;在“回访”环节,“五老”深入对接家庭交流思想,让家训牢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另一方面,对分布在姓氏人口多又居住相对集中的大村庄,在采取“五步走”的同时,再由有名望的“五老”在祠堂主持仪式:一是拜祖宗、思圣贤,二是晒祖训,读家训,三是讲家风家训故事,四是集体悬挂家训牌匾。现在,选家训、挂家训、记家训、行家训,在赣州农村(社区)已渐成风气。

二、抓好“三个打造”。一是把客家祠堂打造为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对全市保存较完好的3000多个祠堂,按照有利于开展家风家教活动的准则,精心改造,布展众多客家历史名人、实物以及身边好人好事、先进典型等,做到主题鲜明化、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并通过“五老”的宣讲解读,使“祠堂变学堂、神台变讲台”,有效地教育感染广大青少年。二是把革命旧居旧址打造为家风家训教育场馆。赣州是“红色故都”,万里长征从这里起步,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在艰苦的革命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积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赣州市工委积极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家风家教场馆。如兴国县把“一院”、“二馆”、“六园”、“七大革命旧址”为代表的50余处红色纪念地打造成为家风家训教育场馆,让广大青少年在参观学习中感受“伟人家风”,接受红色家风教育。三是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打造为家风家训活动阵地。赣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遍布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赣州市关工委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热潮中主动靠前、积极参与,注重形成合力,在中心(站、所)中开辟了家风家训宣传专栏,打造了家风家训文化墙、长廊或广场等,使“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摆上了中心工作大局的显要位置,助力活动的常态化、长效化、全面化开展。

三、做实“四个结合”。一是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将“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新长征再出发”主题教育等与有机结合,组织广大党员青年干部和中小学生前往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积极参加网上祭奠、缅怀先人和英烈,铭记传承优良家风等。二是与宣讲报告活动相结合。“五老”关爱报告团是传承良好家风的重要力量。全市各级“五老”关爱报告团在认真开展宣讲活动的同时,注重提炼身边的好家风故事,用身边的人和事例来引导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在宣讲活动中感受家风魅力,树立传承好家风的价值认同。三是与学校培养活动相结合。学校是关心教育下一代的主阵地。通过定期在学校组织开展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手抄报评比、校园演讲、书画作品展示、经典诵读、家风情景剧展演等活动,在文化墙(走廊)、黑板报、宣传栏上多视角全方位展示优秀家风家训,并将《诫子书》《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融入教学,让广大青少年在校园里就能学习到和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及家风家训的熏陶,达到以好家风促新时代好学风、好校风养成的目的。四是与成员单位活动相结合。成员单位是关工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力量。市关工委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将“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在中国(江西)好人、青年道德模范、最美家庭(职工)等推选活动中突出家风元素,着力挖掘好家风好家教的典型。同时,为丰富“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实践路径,联合教育、团委、妇联等成员单位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争做“三好少年”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助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