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高村镇,是江南有机农业第壹示范乡镇,以有机农业生产为主,是一个较大的劳务输出乡镇,下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1.7万人,长年外出务工人员在7000人以上。儿童总数为1486人,其中留守儿童625人,留守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42%(其中女童381人占61%;男童244人占39%)。45%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代管,他们亲情的缺失、家庭的缺位、安全的失保、道德的失范,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对此,高村镇中心小学于2011年3月,全面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对全镇留守儿童展开了一场深入持久的真情关爱活动。
构筑爱的网络
“让每位留守孩子都成为我们的牵挂”——这是在每次澄清留守儿童底数时真切的要求。从2011年起,高村镇先后3次针对留守儿童进行走村入户、深入学校摸底排查,对排查出的留守儿童建立流动档案,规范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生活现状、心理发展及父母务工状况、联系方式等调研结果,进行分类、梳理,从而夯实了留守儿童工作基础。
“严”字当头,“爱”在其中,镇政府、镇关工委、镇妇联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高村镇中心小学分别以“构筑和谐社会”、“弘扬红色精神”、“送温暖、献爱心”为主题三次在各村小召开现场会,高村镇中心小学每年至少两次召开专题会研究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高村镇小学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程的实施意见》,各村小根据各自的目标任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全镇各小学都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形成了镇政府领头,村委会支持,学校抓落实,社会齐关爱的良好氛围。
展开爱的臂膀
“代理家长”队伍壮大。2011年6月1日,高村镇小学在镇关工委的领导下发出倡议,征集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大家踊跃报名,目前“代理家长”的队伍已有科级领导干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36名,主要结对贫困的留守儿童,他们认真履行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成长,用真情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爱。
“留守儿童之家”暖童心。2011年以来,高村镇中心小学先后组建了多个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之家里配备了电视、多媒体投影、音响,专门安排了教师负责,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为他们建立了一个温馨的家。几年来,全镇各小学都相应建立了多功能,服务全的“留守儿童之家”,全镇600多名留守儿童,课外时间可以在这里与老师、代理家长互动,过生日,做游戏。
“四点半学校”欢声笑语。今年在镇关工委的领导部署下,在高村镇街道社区建立了“四点半学校”。学校聘请多名退休教师在“四点半学校”任课。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课外活动特点精心安排了课程和活动。让“留守儿童”在这里度过快乐的30分钟,并有所收获。
“亲情电话”业务繁忙。四年来,在移动、联通公司的支助下,发放电话卡15000元,开通免费亲情电话16部,分别设在学校或家中,孩子可随时免费给父母打电话,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创造条件。学校还时常举办“对妈妈说说心里话”、“节日短信互动”等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感恩、理解父母。
“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基地”作用大。高村镇率先参与了在湘鄂赣革命烈士纪念园建立的“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基地”活动,利用寒暑假、清明节等时间,已成功组织近60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意志训练营活动,通过对红色革命精神的学习和理解,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和身心健康发展补上了生动的一课。
“爱心书屋”成为好去处。“农村没公园,回家也没地儿去!自从有了‘爱心书屋’,我们就不寂寞了。”这是高村镇小学留守儿童李锐说的心里话,自从建立了“爱心书屋”以后,一到 ,留守儿童们都进“爱心书屋”如饥似渴地阅读课外书籍。在各级关工委的领导下,村村建立了“爱心书屋”,不断增加少年儿童读物,设立留守儿童放学和 特别开放时间,让“爱心书屋”成为了600多名留守儿童的课外乐园,十分受欢迎。
凝聚爱的奉献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民心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村镇中心小学充分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适时地组织、发起、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活动,从不同方面关爱留守儿童。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关爱留守儿童图片展”,呼吁社会献爱心;联合企业“中秋为留守儿童送月饼”,让他们感受亲情;联合卫生院“举办健康宝贝讲堂”,关心留守儿童健康;联合派出所进行“法律知识巡讲”,为留守儿童安全护航;联合社会各界与留守儿童“心连心手牵手”,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也可以简单的说,没有时间的规定,不受制度的约束,在高村只要有“留守儿童”的地方,就有对孩子们的亲切关爱。
(万载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万载县高村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