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新余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2013-07-26

一、当前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

㈠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况

1、各个学校都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基本形成校长(书记)负责制,政教处(德育处)、团委、少先队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德育教师、班主任为骨干力量,全体教师齐抓共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2、各个学校均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制订了思想道德建设五年规划和每年的工作计划,并将学校德育工作与学雷锋活动、中国梦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尚礼崇德、复兴中华读书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学校活动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树立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3、当前我市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是: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文明礼貌,孝老爱亲。

㈡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1、各校普遍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市一中2012年被省教育厅列入“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重点项目创新家校合作的教育机制试点学校”。该校将任课教师的电话和作息时间发给每个家长,编印《家长指南》发放给家长,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知识,向家长推荐《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成功家教启示录》、《感动中学生人物故事全集》等杰出书籍。班主任主动进行家访,撰写《家访手记》,并举行家访征文比赛,评选出46篇获奖征文,促进了家访工作常态化。市六中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并且主动与学校所在的保真社区联动开展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调研活动,由学校管理人员、社区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共同探讨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分析影响学生成长的社会不良影响,商讨对策,制订改进措施。与社区一起开展志愿活动,资助贫困学生,走访慰问社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综合整治、维护交通秩序、文艺活动等。孔目江区观巢中学充分发挥关工委“五老”作用,网络监督员每天到镇里的几个网吧巡视,杜绝了学生进入网吧的现象。渝水三小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家长义工进校园”活动,至今已有500余位家长进入校园担当义工。这些家长义工督促学生按时进校园,在校园维持秩序,帮助整理校园图书馆的图书,有的还随堂听课,了解学校教学情况,有的还参与班费管理。该校还每年评选表彰一批“杰出家长标兵”,邀请家教专家到校为家长函授学校讲课,提升家长素质。分宜一小根据本校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在召开家长会时专门举办“爷爷奶奶学校”,帮助爷爷奶奶提升教育管理孙子孙女的能力。分宜三中重视家长学校建设,聘请了有关专家在家长会上作家庭教育专题报告,开通“校讯通”,每天一条短信告知家长学生在校情况。该校先后评为“江西省家长函授学校先进单位”、“新余市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典型数据与事例

我们在对全市20所中小学进行调研时发放了2705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问卷”,并全部收回。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现状。如“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你是否参加?”有94%的同学回答“做到了”;“学校要求大家学习践行‘八荣八耻’,你做到了吗?”有49%的同学回答“做到了”,有45%的同学回答“基本做到了”;“学校举行学雷锋主题报告会,你听过吗?”有81%的同学回答“听过了”;“在创建文明学校,争做文明学生活动中,要求语言文明、行为文明,你做到了吗?”有96%的同学回答“做到了”或“基本做到了”;“家庭美德要求我们尊敬父母,帮做家务,勤俭节约,你做到了吗?”有96%的同学回答“做到了”或“基本做到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求有序上车,安静让座,你做到了吗?”有96%的同学回答“做到了”或“基本做到了”;“新三好少年要求我们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你做到了吗?”有95%的同学回答“做到了”或“基本做到了”;“学校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你做到了吗?”有97%的同学回答“做到了”或“基本做到了”。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市未成年人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3、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化、常规化

各学校按照“立德树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要求,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市一中概括出“看、听、讲、访、唱、读、写、赏、演、树”十个字的常规化德育工作形式。“看”即看央视《新闻联播》和校园电视台的《本校新闻》、《与法同行》等专题教育片;“听”即每天听校园广播台的相关报道;“讲”即演讲比赛;“访”即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唱”即唱爱国歌曲,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合唱节,全校学生全部上台演唱;“读”即读关工委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读书活动指定的书籍;“赏”即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篇、名曲;“写”即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读书征文活动;“演”即举办艺术节,学生自编自演各种文艺节目;“树”即树立学生学习榜样,评选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等。市明志小学有“十节十品校园文化育人工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十种优良品质;“摄影节”——培养学生做热爱生活的人;“安全节”——培养学生做珍视生命的人;“自立节”——培养学生做自食其力的人;“艺术节”——培养学生做有艺术修养的人;“科技节”——培养学生做勇于探究的人;“实践节”——培养学生做视野开阔的人;“礼仪节”——培养学生做知书达理的人;“读书节”——培养学生做知识渊博的人;“体育节”——培养学生做阳光开朗的人;“益智节”——培养学生做善于思考的人。

市六中创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德育工作六化”模式:即“德育目标具体化”,学校、年级、班级、学生个人各有德育目标;“养成教育常规化”,“主题教育系列化”,“德育心育一体化”即注重正面的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结合,“三位一体网络化”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网络化机制;“评价体系多元化”即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评选“道德标兵”、“新三好少年”等。

市长青小学在全校开展评选“美长青人”活动,“努力做好简单事,争做美长青人”,制定分阶段德育目标,以儿歌的形式发给全校学生,每学期评选一次,将当选学生的照片挂在教室外走廊上。

㈢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

1、各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基本形成管理制度化,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的工作机制。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外部氛围。各个学校都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都舍得花钱,除了注重校园美化、绿化之外,更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济小学、渝水三小、高新一小等学校教室走廊、校园操场周边都建有漂亮的宣传橱窗,张贴有名人名言、古典诗词等。许多学校都编印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如通济小学编印了《创新篇》、《勤奋篇》、《养成篇》、《礼仪篇》四种校本教材;市八中编印了走进孔子、走进论语的《国学》、《爱我新余爱我家乡》二种校本教材;市一中编印心理教育校本教材《阳光心态》;高新一小编印了校本教材《国学》三本;市六中开展浸润国学经典活动,每周一、二、四早读10分钟为经典诵读时间,开设书法班、美术班、棋类班等特色班,实行成班制教学模式,还组织了剪纸、集邮等学生社团,该校的国学特色教育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实验学校。

重视校园广播台、电视台的宣传教育作用。渝水一中校园电视台将每周学校大事向全校播放,长青小学每天早、中、晚三次广播国学经典和根据德育目标编写的儿歌,市一中校园电视台二次获评全国百佳中学电视台,市六中广播台每周一歌均由学生推荐。

2、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有机渗透到各学科课程教育之中去。很多学校注意调动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在各科教学中都能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3、将养成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分宜一小有“百人小交警”、“百人小消防”、“百人小城管”、“百人环保小卫士”等许多“百人活动”;市六中注重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学生担任校长助理,组建民主管理委员会,班级值周管理学校;市一中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学校每年有艺术节、合唱节、运动会都是由学生干部组织学生开展;市明志小学新编《明志小学家校养成教育》读本,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用心养成我成材》在学生中广泛朗读。

4、重视心理教育。由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容易冲动,迫切要求老师、家长进行经常性的心理疏导。很多学校已经开始重视这一工作。如市一中已投入1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130多平方米的心理辅导中心,学校有专业心理教师1人,兼职心理辅导教师11人(其中9人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3人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已接受学生心理咨询2600多人次。该校有50多篇心理论文获奖,其中2篇获国家一等奖。分宜中学建有“绿色心情工作室”(心理辅导室),有11位老师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编印了心理辅导杂志6本;市六中注重教师心理能力的提升,多次邀请专业心理辅导老师授课,研究设计了”市六中学生心理档案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高新一小由于校长重视,该校已有5位老师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获得证书,且5人均为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

5、关注贫困学生、留守儿童。

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各学校均有得力措施。

分宜洋江中心小学有学生552人,其中留守儿童占65%,学校特别注重这些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培育他们的健康心理素质。为此学校注意对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培训,建立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分宜中学在端午节、中秋节为留守儿童送粽子、月饼,打开学校的电视,让他们愉快过节。渝水一中为留守学生供应免费生日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通济小学建立“小雨滴爱心基金”,帮助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渝水三小发动全体党员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建立帮扶档案;马洪中学每学期资助贫困学生4000多元;高新一小资助贫困学生、留守儿童128人,共12800元;铁路小学给贫困儿童过集体生日,指导他们给父母写信,汇报学习、生活情况;仙女湖中学每年资助359个贫困生(初中学生每人每年1250元,小学生每人每年1200元),由仙女湖区财政将款打入家长的银行卡。

6、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特色和品牌亮点。

我市各学校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创新特色显著,品牌亮点众多。2012年就有12所学校申报“新余市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奖”17项。2011年和2012年市关工委会同市教育局分别评选出创新奖各10项。

市一中“小公民法制教育基地”:学校投资2万多元设立了一个“模拟法庭”,模拟真实法庭布置,配套设施齐全,聘请区法院法官为顾问,学校相关教师为指导老师团队,两年来已开展案例审理42次,参与学生5000人次。

市一中连续四年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一次,组织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到周边工厂、农村参观学习,每次活动之后学生都要写出体验报告。

市三中的“红色精神银行”和“红、蓝、绿”德育教育模式。“红色精神”指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精神。“红、蓝、绿”指红色精神、蓝色梦想(中国梦)、绿色生活(环保、低碳)。

分宜一小投资30余万元,建立了一个集学习、文体、娱乐为一体的“德育教育基地”。基地开设了“革命传统室”、“图文博学室”、“科技创新室”、“道德楷模室”、“分宜博览室”等17个馆室,每天安排两个班的学生到基地学习、生活。

市明志小学的校园文化“十节十品”育人工程(前有介绍)。

(新余市关工委李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