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社区天地巧用社区资源
作好育人文章共筑和谐家园
南昌市东湖区上营坊社区关工小组
东湖区公园街道上营坊社区地处省城的繁华闹市区,东依八一大道、南邻中山路商业街、西灏八一公园,北靠江铃财务大夏,社区面积0.177平方公里,居民常住户2539户、常住人口8723人。60岁以上老人有1400余人,其中老干部有400多人。辖区有南昌卫校、南昌二中、东湖小学、南昌市保育院等4所教育基地,青少年约5000多人。
近年来,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关爱、共建、服务、维权”为指导,实施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理念,全面优化青少年健康社会环境,着力营造青少年“离校不离教,放假不放学”的育人环境,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与社区建设整体推进,成效显著。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社区”、“全国青少年文明社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中国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基地”、“江西省十大和谐社区”等20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一、健全组织网络搭建服务交流桥梁
我们坚持围绕需求,建立队伍,齐抓共管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根据社区的实际我们专门聘请了一批高素质,经验丰富、热心社区工作、乐于奉献的“老同志、老教师、老党员、老专家、老劳模”等“五老”充实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中来,辖区青少年先锋队、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年志愿者等队伍积极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和活动中,同时为老干部开展服务活动搭建平台。一是社区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组织、引导老同志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丰富老干部的晚年生活。二是为老干部发放一张“社区联系卡”。将社区的联系电话、社区关工委小组成员及工作人员制成卡片,发放到每名老干部手中。三是老干部发挥余热进社区。根据老干部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本着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条件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我们成立了由社区书记、社区管段民警、学校少先队员辅导员、驻区单位团组织、社区“五老”队伍为核心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并建立了“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制度”、“青少年教育工作协调制度”、“关心下一代工作职责”、“关心下一代工作制度”等,建立形成了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体系。
2、摸清底数,心中有数。我们重点摸清“三个底数”,一是社区6-25岁青少年底数;二是社区内可利用资源底数;三是社区家庭在青少年中的需求底数,对社区青少年实行信息化管理和动态跟踪服务。
3、依托阵地,强化抓手。社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筑第二校园。我们根据自身特点、从自身实际出发,建起了一所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成立了“一校一室一中心一基地”。即一个社区青少年法制学校,一个“红铃铛社区工作室”、“一个青少年文化科普中心”,一个“南昌市青少年关爱教育基地”,配备了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施,开辟了“绿色网吧”,专门设立了儿童图书阅览专柜,为青少年服务、教育、管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
三、坚持“三个结合”发挥联动共育作用
坚持与社会相结合。江西省财政厅机关党委从2005年至今与社区牵手“文明共建”单位。几年来,该厅17个党支部与社区特困家庭结对,党员个人与贫困女孩结对,确保被帮扶的特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今年春节前,全厅党员上户扶贫帮困,为10位贫困女孩捐资8000多元,带上他们对孩子们的节日祝福。家住上营坊50号单亲家庭小余考入南昌第二师范大学,由于家庭贫困、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在社区帮助下,美国友人哈利与小余结成帮扶对,每年资助1000元,帮助她完成学业。外来务工人员戴伍响来社区做保洁员十几年,两个孩子都已到读书年龄,但由于他们的户籍属于农村户口,不能在异地入学。社区关工小组了解情况后,主动与东湖小学联系,终于让其孩子顺利入学,并帮助减免了择校费用和学杂费。使她感受到进了社区的门,就是社区的人,社区没有把我当外乡人看。
坚持与学校相结合。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模式,通过对青少年在较长时间内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收集并分析青少年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的信息,为青少年成长需要提供了针对性的服务。多年来,我们从社会、家庭、学校的“三位共振”的工作中,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学校的关注、父母的关心。为了形成长效机制,拓宽渠道,我们坚持关心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心理教育为重点,以社区活动为载体,相继开展了多种特色的教育服务活动。
依托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社区和辖区单位建立法制教育基地6个。为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活动平台,推动了法制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我们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普法教育活动。社区通过12.6禁毒日对辖区青少年进行了专题宣传教育,并邀请了东湖禁毒大队警官及吸毒青年现身说法,为南昌卫校学生、社区青年作了如何抵制和预防毒品侵害,使他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针对青少年迷恋上网和社区周边网吧的情况,我们成立了退休党员义务巡逻队,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巡查,劝阻未成年人进网吧上网、敦促网吧店主规范经营,营造了社区良好法制文明环境。
社区本着对青少年负责,为青少年着想的理念,开展了“社区课堂论坛会”、“小手牵大手”、“当一整天社区文明监督员”、“少儿夏令营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社区关工小组成员熊子信是个退休老教师,担任校外辅导员以来,坚持为孩子们上辅导课作报告,讲故事,用自己知识智慧体会和经验教育、辅导青少年。
我们与学校团委、少年先锋队大队部开展了感恩亲情、感恩社会系列活动。我们运用以大见小,以点带面的以行带动的策略,提出了三项感恩作业(就是让孩子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当一整天自愿者为社区服务)。我们相继在孩子们中开展了“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一句感恩话,构通了孩子们与家长的心灵桥梁,通过与父母交流他们开始关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了父母的心愿,记住了他们的生日,在不经意中给父母长辈送去温馨的祝福。用一个举动为文明树立形象。每天上学要求孩子们在校门口路边捡起一张废纸,用美化环境树立起南昌文明人的良好形象,通过这一举动,培养孩子不文明行为的可耻,文明行为可敬的良好习惯。当一整天志愿者为社会服务,让孩子们通过帮助社区孤寡老人做好事,为社区居民献爱心,例如我们社区四所学校发挥了教育、培养、学习、实践的基地作用,他们主动与社区对接开展了各项具有特色的“感恩”活动。东湖小学每年举行一次感恩活动日,家校互动、亲情互动,组织孩子们做一件感恩事,体会亲情、恩情、感情;南昌卫校的学生每年开展“我为社区做好事”的感恩活动,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孤寡老人家,为他们洗一次衣服、梳一次头,为社会捐献一元钱的爱心活动。南昌市保育院每年开展一次“妈妈、爸爸我爱您”的活动,每天回到家中,向妈妈、爸爸用亲吻化去父母的辛劳。南昌二中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感恩日记”箴言录,把对父母亲的祝福、祝愿写箴言榜上。
坚持与家庭相结合,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我们坚持“生活有人问,思想工作有人做,发生问题有人管、遇到困难有人帮”的工作原则,积极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优质服务。如:社区精神病智障青年小杨,发病时经常在辖区公共场所发生过激行为。为了帮助他缓解病情和家庭生活压力,我们主动与省精神病院联系,请专家上门诊疗服务,指导家长做好病孩的身心、身体护理工作,他的病情好转后,我们与环卫部门联系,安排了他在家门口做小街小巷保洁工作,解决了他的就业问题和家长的后顾之忧。积极发挥有特长的孩子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家住皇殿侧15号居民施风莲,她的孩子在东湖小学读五年级,有一手漂亮的书画。每年春节期间,社区邀请她的孩子及一帮会书画的伙伴,为辖区的孤老、空巢老人免费写春联、送对联,使他们从“受爱”到“施爱”、从知恩到报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知恩图报,心存博爱的孩子。
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的开展使社区环境优美、邻里和睦,家庭和美。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以先行的勇气、求真的品质、图强的决心、创优越的工作模式,扎实工作、创特色、出亮点,使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稳步推进蓬勃发展。